工研院携手阳交、清大创新合作 可应用量子电脑与半导体

工研院携手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在全球顶尖的研发会上,发表新型磁性记忆体。(图/工研院提供)

创新研发!工研院携手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与国立清华大学,在超大型积体技术及电路国际会议、IEEE国际微波会议上,分别发表「新型磁性记忆体」与「110GHz超高频模型」两项成果论文。前者适用主流先进制程所需AI高速运算能力及制程微缩需求,后者可优化半导体产业界模型。

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所所长张世杰表示,AI人工智慧、5G 时代来临,快速处理大量资料的需求暴增,由于磁阻式随机存取记忆体(MRAM)具有高写入与读取速度,兼具快闪记忆体非挥发性,工研院多年前展开研究,成功开发出国际领先的磁性记忆体与相关运算技术。

这次工研院携手阳明交大共同发表新型单极化磁性记忆体Unipolar-MRAM,一般要写入资讯必须要透过双向电压来控制,新型磁性记忆体只要利用单向电压即可存储和读取数据,在简单的交点式结构达成高度元件微缩,不但较传统磁性记忆体具有更高存取速度、低功耗和更长的数据保持时间,更可与既有的二极体与相关制程整合,实现较以往更高的储存密度。

未来数据存储解决方案除了可应用在物联网设备、智慧手机、车载电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在量子电脑、航太领域等前瞻应用更是潜力强大。

另为了强化B5G、6G国产化产业链,工研院多年前从磊晶上游端串联国内基板、半导体晶圆代工、封装与网通等业者,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并与清大教授徐硕鸿团队在元件开发、自主模型建立、电路设计上合作,突破高频电路效能。

今年双方也合作在IEEE发表基于自主超高频模型下实现110GHz振荡器电路创新成果。在0.15um的氮化镓制程下,可达到世界最高频110GHz振荡器记绿。且技术团队提出的自主三端电路模型为新结构自主模型,不仅可优化业界半导体厂提供的模型,更在110GHz高频达到极高准确度,未来将以此关键技术持续拓展国际合作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