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双杀!又要考验信仰?

岭南股份的风险提示公告,再次引发投资者对岭南转债违约的担忧。

8月7日,岭南股份开盘后,直接10%跌停;岭南转债开盘跌12.84%,随后持续下跌,并封20%跌停。

岭南转债将于8月14日到期,距离到期兑付只剩下最后一周时间。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转债回归债券逻辑,公司的偿债能力越来越受重视。此时,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监管函、问询函或信用评级调整等公告,深入跟踪公司经营健康状态。

岭南股份股遭遇“股债双杀”

8月7日,岭南股份发布岭南转债可能存在不能按期足额兑付本息的重大风险提示公告,截至2024年7月31日,岭南转债剩余金额为6.45亿元,公司现有货币资金无法覆盖岭南转债本息,岭南转债存在重大兑付风险。

岭南股份的一纸公告,让公司股价开盘后直接一字板跌停,岭南转债大幅低开,随后封20%跌停。

岭南股份表示,公司已通过增加资产为岭南转债提供担保,但增信资产变现具有重大不确定性。目前公司正在全力筹措偿债资金,如公司无法妥善解决,公司会因逾期债务面临进一步的诉讼、仲裁、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被冻结等事项,也可能需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将会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务开展,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同时进一步加大公司资金压力,并对公司2024年度业绩产生影响。

岭南转债是岭南股份发行的可转债,当时的发行量为6.60亿元,期限为6年,票面利率1.8%,起息日期为2018年8月14日,到期日期为2024年8月14日。

岭南股份拥有生态环境建设、水务水环境治理、文化旅游三大核心业务,但受疫情影响加之园林企业PPP模式的垫资、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园林企业普遍陷入危机。2022年9月,岭南股份公告称,拟通过股权转让、表决权委托的方式,变更实控人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公司接连提示风险后,联合资信火速下调了公司主体及债项评级。8月2日,联合资信决定将岭南股份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B-下调至CC,岭南转债信用等级由B-下调至CC,评级展望为负面。

联合资信认为,公司债务逾期、累计诉讼持续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公司融资环境不断恶化,整体流动性压力骤增。同时,岭南转债未转股比例很高,且当前股价大幅低于转股价格,公司股票已触发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情形,可能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且岭南转债增信资产变现具有不确定性。截至目前,联合资信未能获取公司最新偿债资金到位情况及岭南转债明确的偿债安排,岭南转债到期兑付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转债“信仰”再受考验

除了岭南转债外,已经退市的蓝盾退债也即将到期,但能否到期兑付仍存在不确定性。

蓝盾退债近日公告称,公司目前可用货币资金余额无法覆盖蓝盾退债剩余票面总金额,存在无法进行兑付本息进而引起债务违约的风险。如后续蓝盾退债临近本息兑付日,公司存在因流动资金不足无法进行兑付本息进而引起债务违约的风险。

今年5月,搜于特公告由于流动性不足无法兑付回售本息,搜特退债成为首只实质性违约的可转债,打破转债市场此前三十余年的“零违约”神话。

岭南转债、蓝盾退债公告存在违约风险,将可能步入搜特退债的后尘。华安证券认为,随着新“国九条”及股票上市规则的修订,股票市场退市规则愈发趋紧,现存转债发行企业将面临更大的退市压力,正股退市风险将会成为更加常见的情形。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需要切实了解公司经营状态,尽早规避公司退市风险。退市企业通常同时存在继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偿债能力堪忧。一旦信用违约实质发生,具体清偿方案各家公司之间差别较大,投资者利益将很难得到保证。

转债信用风险评估一般可以从盈利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公司资质以及偿债能力等指标入手。华安证券认为,盈利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是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前者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各类利润率衡量,后者通过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反映。公司资质包括问询函、信用评级及股权质押率等,反映企业的经营实力和稳定性。偿债能力则通过流动性资产、资产负债率及现金流净额等指标评估企业按时偿还债务的能力。

“搜特转债在今年5月确实打破了转债市场30年来零违约的纪录,这对于投资者起到了重要的警示作用。”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转股依旧是转债退出市场的主流方式,并且上市公司对于转股这种强赎退市方式依旧有较强意愿,加之其有条款逻辑的加持,发行人有较大动力去促成转股,从而避免偿债压力。

过去许多转债最终都可以通过转股退出市场,极少发生转债退市的情况,因此未有转债违约现象发生,这就导致投资人长期以来都忽视了可转债作为债券的信用风险。同威投资董事长李驰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破产清算阶段可转债的清偿优先级高于股权但是低于普通债权,因此当公司严重资不抵债时可转债是有可能发生违约的。因此在往后的投资决策中投资人除了关注可转债的交易价值外也需要更多关注企业本身的偿债能力。

责编:叶舒筠

校对:祝甜婷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