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策站》拯救台铁须有工会共识(林士清)

太鲁阁意外事件后,交通部公布台铁公司化7大层面初步规划,盼能借此改造台铁。然而,台铁产业工会表示反对台铁此刻进行公司化。(图/中时资料照)

台铁由于受到诸多法规限制沉疴多年,加上近年来公安事故频传负债高达4079亿元,倘若经营制度不变日后负债将会屡创新高,依旧是全民买单企业化、公司化、民营化改革台铁诉求刻不容缓。

太鲁阁号意外事件后,交通部公布台铁公司化7大层面初步规划,盼能借此改造台铁。然而,台铁产业工会表示反对台铁此刻进行公司化,痛批「受难者尸骨未寒,政府想插旗台铁,分赃利益」。甫卸任的交通部长林佳龙指出,台铁重获新生的方式之一就是公司化,两大工会发布声明反对台铁公司化,显见交通部公司化方案尚未与工会达成共识

一般来说,「企业化」是指组织的管理导入企业思维;「公司化」是由政府交通事业机构改制为公司;「民营化」乃公司化之后释股给民间。但国内媒体报导台铁改革问题时常将企业化、公司化、民营化,将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搅和在一起,企业化、公司化通通被当成民营化,但民营化势必要采取裁减人事,但工会指出现在台铁最辛苦的就是基层,因为薪资不涨、人员不齐,新人累得半死纷纷求去,台铁人事陷入断层状态。

倘若台铁民营化、公司化已成必须,就必须废除收益不佳的车站,同时,政府必须为当地民众安排补救措施。基本上,交通事业体大都是赔钱的,如日本国铁分割民营化后,本业依然是赔钱的多,真正获利须倚靠多角化经营。笔者认为台铁除检讨路线成本与获利外,还是要多角化经营,可涉足房地产、旅宿业餐饮业,车站并结合商场营利,才能降低人事成本,否则每次公安意外之后都是检讨声一堆,但事后台铁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台铁公司化、民营化或可参照当年台汽变成国光客运案例。台汽民营化时员工阻力也是非常剧烈,改革过程总是有阵痛期。以台湾的土地面积与铁路设计来说还是独占性质强烈,所以公司化或民营化,最大的目的大概只是改善台铁体质,把一些市场机制带入台铁公司营运,让台铁开始面对自负盈亏的问题。不过势必会将造成赔钱路段收起来的风险,政府如果觉得该路段公共性强,就透过补助来帮助台铁公司营运该路段,让服务的供给得以维持。

台湾的燃油成本太便宜,所以大众运输系统,都必须要被移动里程限缩票价,台铁也是采取每公里计价制,即使高铁也在盈亏之间徘徊摆荡,站在经营事业的立场当然不可能不考量获利能力,但公营事业法定盈余都会被监督者所检讨。于是,公营事业必须重新检视营运价值,交通部如果没有趁着民心思变赶紧兴利除弊,未来只是继续创造赔不完的黑洞而已。

台铁的运转规章与习惯离现代化铁路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核心关键在于如何提供现代化的安全铁路服务,劳资双方乘客的期待下才能形成共识。

笔者作为长期倚赖台铁运输体系的通勤者,深知唯有公司化、民营化才能救台铁,倘若失去工会的背书,也是阻碍台铁改革最大的阻力,至于高达4000亿的亏损,以台铁遍布全台精华区的资产,其实都还有解,但人的问题才是最难搞的。值此,工会与企业成长应该像翘翘板保持平衡,可惜常看到许多工会强大的公营事业,只是让公司越来越失去竞争力,工会让员工免于淘汰,也阻碍企业的进步。

有鉴于此,不管什么企业化、公司化或民营化,员工的阻力都会很强大,无论交通部长是谁,端看主事者的改革决心和政治智慧

(作者为中华民国公共政策学会监事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