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員不夠 「被抓割鰭棄身漁船恐冰山一角」
宜兰苏澳籍渔船被抓获违法「割鳍弃身」,面临上百万罚锾与没收渔业证照重罚,为何仍铤而走险?业界指出,鲨鱼鳍和鱼身价差巨大,一趟船下来满载的鱼鳍和鱼身利润相差数百万元,暗中透过盘商销往餐厅,加上有经验的船长会设法规避检查,看准观察员人力不足,终究有人愿意冒险赌一把。
资深渔民透露,鲨鱼鳍每公斤收购价在鱼肉数十倍以上,因船舱空间有限,要利润最大化,就是丢掉鱼身,留下鱼鳍,以这次金满发66号载回的6.5公吨鱼鳍计算,「割鳍弃身」比全鱼利用的利润高出2、300万元,「杀头生意有人做,就是这个道理」。
「真的好大胆。」北部一名盘商指出,部分鲨鱼是禁止捕捞保育类,听说只在中南部海域还在捕鲨鱼制成鱼翅,因在船上直接杀鱼,北部温度较为潮湿,不利在船上久放,目前已无平台敢公开卖鱼翅。
盘商指出,仍有餐厅卖鱼翅,原因也在鱼翅可在仓库冰冻,业者也能声称是禁捕前的鱼货,规避争议。
海巡人员指出,渔船返港后都要由海巡人员、渔业署观察员检查、清舱,鱼鳍与鱼身数量对不上就会露馅。规避检查方法当然有,如2021年金满发66号,就企图提前卸货避人耳目,虽然最终露馅,但总有漏网之鱼。
另外,虽然有保育观察员制度,但人数有限,全台约100多人,观察员不够时,仅海巡人员检查,渔业专业度有落差,留下可乘之机。业界人士说,「说到底,谁知道被抓获的案例是不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