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交通政策非福利 撒幣要精準
行政院举办「TPASS庆周年 乘车金大放送」活动记者会。(行政院提供)
我国过去在公共运输投入上兆经费,前年公共运输市占率却创新低,行政院去年推出TPASS月票,每年至少花九十亿元补贴,上路近一年,运具搭乘人次看似增加,但实际使用、加值人次却未明显提升,凸显政策在缺乏KPI目标的情况下,一味靠补贴嘉惠既有使用者,对公共运输使用率提升恐有限。
交通部昨举办TPASS月票周年活动,宣告公共运输运量已成长百分之十五点八,摊开数据检视,平均每月加值人次还是在六十万人次左右,与去年七月上路时差异不大,极可能仍是同一群人在使用公共运输,只是增加搭乘频率、次数。
公路局统计,去年小客车新车领牌数再度创下廿年新高,达四十一万六二九○万辆,机车新车领牌数也有八十七万六百辆,创近三年新高,可见私人运具并未转移,离交通减量、节能减碳目标愈来愈远。
TPASS月票每年花九十亿元特别预算执行,交通部称此政策备受称赞,预计二○二六年后以公务预算常态实施,全台各县市也纷纷竞相推出月票,仅剩金门、马祖因搭乘公车本来就是免费,因此未推出相关月票政策。
然而TPASS月票是交通政策,不是福利政策,公共运输政策补助不该是无底洞,补助同时也应订定KPI且定期检核,如按使用率成长多少,给予县市奖励或删减,或规定使用率要达成一定目标才可争取下一期预算,也应设法解决大众运输「断链」的问题,否则只是齐头式补助,形同中央撒钱、地方摆烂,恐怕对于公共运输发展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