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由两把琴的对话 看我们需要的感性素质

这个沙龙引发大家对音乐教育、感性素养的热烈回应。一位妈妈说,我带孩子来是想要她听天空之城,但听了音乐家的对话,终于明白如何对待孩子学音乐这件事。

当你了解音乐家对他自己演奏的意义,你就会更有深度去体会音乐!我的体会是,感性素质是一个人是否活的幸福的关键,理性素质是一个人是否生活的好的关键,两者均需要,要互相重叠,时刻平衡、无论年龄、职业均然。而听音乐是让我们更有感受,它直接连接我们的感受系统!

来看看陈世霖怎么说,他说:「每一段音乐都在描述一个画面。」

是的,无论你从哪个领域切入艺术,在艺术领域,听觉是特别灵敏的,无论视觉、听觉、触觉、环境觉、味觉,体觉,全都打开并互相影响。它的互相激荡使我们体验丰盛精彩的感受系统。而感受系统的良窳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感性素质。

感性素质高的人感受多变而丰富,这就说明了为什么陈世霖说所有现场音乐的特质是没有一次是一样的,因为阳光不同空间不同,听众不同,连音乐家也会不同!即使同一曲目,为何每次听的感受是新的感受?因为你的感受系统跟演奏者的感受系统一直都在变化,感受者及表演者心中都会冒出火花,点亮某个感觉,触动生命的某个角落。

那么,艺术家除了感性之外,还需要理性系统吗?没错!因为要成为艺术家你那就是你必须先走过艺术由「知道、到实践、到精进」的理性步骤,毕竟,要拉的出曲调要弹的出音符,是需要技艺为基础。

我们看马友友的大提琴如何回应凯瑟琳的钢琴,那种两人坐下来一个眼神就开始演奏,而且全部对到位,还会调整旋律的刚柔,是靠很多基础功的千锤百炼来的,不是纯粹的感性。

要注意的是技巧代表的是你很会使用工具,庖丁解牛,技巧厉害。技巧好是一种必要,是基础、也是限制,因为没有人所有的技巧都样样精通,只能限于精通少数工具;不过在有限制下拥有自由才是真的艺术家,技巧是用来表达一个艺术家有什么灵魂的工具,它只是感情、思想,活法的表达工具而非主体!

所以,好的老师会为理性的学习注入感性的元素,世霖说所有好的音乐家只有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他们第一个老师是好老师。换言之,选错老师,音乐就只是技巧的锻炼、在一个目标导向的社会,理性系统过于强大,做一件事就是要达成目标,造成学习的异化,让人成为目标的工具,这就是当前教育的根本问题。

陈世霖说在台湾学琴拉完自然停下来看老师有何纠正?但到了美国,自己拉完,老师问的是「你自己感觉如何?」这是东方纠错文化与西方自我实现文化的差别。

当前东西方教育系统一个是偏重技巧精确,一个偏重个人的感受,两者都需要,即使在西方也是从技巧教起,只是比例要平衡,东方教育太偏理性了,人的生命状态好坏不是在理性感性选边站,而应该是就像诗人罗智成说的「理性感性不是二元论,是重叠的一体。」

只是,现在教育制度偏废了感性,即便多元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达成升学的目标,把感性素质排除在外了。这才值得我们警醒!

因此与其探讨什么是艺术?为何人们需要艺术?不如说,只要人人设法提高感性素质,一旦具有高度的感性素质,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

如同陈世霖所言:「艺术应该是人看世界的观点,艺术不应该被专长限制,音乐家用音乐、画家用画画来表达,任何人都可以用他的工具来表达对世界的观点,进而引起大家的共鸣!」。「任何人」的意思是他先需要有一定理性所造就的技术基础,但他同时更需要有丰富的感性足以使用工具,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而获得共鸣!

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太强调要「做会做对」,不太注意会是需要有感情的会,对可以是对的很有情怀。如果所有美感教育还在「是不是」、「对不对」上折腾,让理性占据太大空间,是教不出「感性素质」的。

而一个伟大的文化不是历史悠久就自然伟大,而是国民的感性素质有没有超出世界水平的问题。透过文学、音乐、视觉艺术、甚至大地艺术,来培养国民的感性素质,才是文化的根本。在听完两把大提琴的对话后我感觉到理性与感性平等而均衡的对话,才是未来该努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