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值管理、精算假设调整,中国太保管理层有这些回应

保险板块今年4月至5月末迎来一波上涨,在保险板块个股中,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A股、H股均处于领涨地位。股价大涨背后,中国太保怎样进行市值管理?体现在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中的会计准则切换及精算假设调整,对业绩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在6月6日举行的中国太保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名股东代表围绕上述问题提问,公司管理层一一进行回应。

股价表现体现市值管理成效

根据Choice数据,保险板块今年4月至5月末迎来一波上涨,拉动年初至今涨幅7.56%。在保险板块个股中,中国太保处于领涨地位,A股年初至今上涨19.22%,H股股价年初至5月末也上涨了近30%。中国太保董事会秘书苏少军对此回应称:“公司近期的股价表现体现了市值管理的成效。”

事实上,不管是年初国务院国资委针对央企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还是近期推出的新“国九条”等,都要求上市公司不仅要提高质量,也要提高对投资人的回报。“政策的导向是非常清晰的,也就是通过加强市值管理考核,引导上市公司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回报,引导资本市场回归价值投资。”苏少军表示。

苏少军称,中国太保认为,市值是评价上市公司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市值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两个方面,其中价值创造是基础,价值实现则是市值管理的目的。据苏少军介绍,中国太保的市值管理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持续做优做强基本面,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经营硬指标向好,为市值管理奠定基础;二是通过良好的公司治理带来市值溢价;三是不断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增强与外部投资者等的沟通;四是秉持给予股东长期稳定回报的理念。

苏少军还表示,中国太保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过1000亿元,后续会兼顾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股东回报的客观需要,继续保持分红水平的稳定性。

对于保险股接下来的走势,多名分析师认为,在保险指数近期出现阶段高点后或有一段时间的调整整固。但长期来看,保险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负债端的转型成效加上资产端的回暖中长期会体现在其整体估值的修复中。

准则、假设调整不改变经营逻辑

2023年开始,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和金融工具两方面正式切换到新会计准则。同时,在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中,上市险企纷纷下调了风险贴现率假设和投资收益率假设。这两大调整使得上市保险公司的部分财务指标及价值指标都出现了一定的下降。

在股东大会上,中国太保总精算师兼财务负责人张远瀚表示,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部分指标的内涵发生较大变化,营业收入绝对数值大幅下降,投资收益波动明显加大使得净利润波动加大。同时,公司净资产波动的可能性亦增加,这对公司负债端经营及资产负债匹配策略会产生一定影响。

而关于精算假设的调整,中国太保在2023年年报中将风险贴现率假设和投资收益率假设分别从之前的11%及5%,下调至9%和4.5%。张远瀚称,公司综合考虑当前和未来的外部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经营情况,并参考行业内涵价值评估标准、修订项目的测试方案和国内外保险同业的情况来调整精算假设。这一调整对于内含价值和营运利润的绝对数值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看,得益于充分准备会计准则切换以及精算假设调整,公司主要经营数据保持稳定。”张远瀚强调称,有关调整不改变公司坚持保险主业经营和长期主义的基本经营逻辑、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考核评价体系,但对公司的精细化管理、资产负债再匹配等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适应新环境的业务管理体系和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等,助力业务长期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