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远观察 | 马光远:建议取消房地产预售制

*本站财经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本文不构成投资决策。

出品|本站财经智库

编辑|许媛媛 主编|杨泽宇

“光远观察”是本站财经智库“C位观察”和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联合打造的财经IP节目,以客观、理性、深刻的视角,解读时下热议的财经和社会问题。

NO.001 马光远:建议取消房地产预售制

60S要点速读:

1.房子刚开始建,预售的买房者就把所有钱都给开发商,不仅仅包括建造成本,甚至连利润都兑现了,这种预售制搞得像传销。买房者还没住上新房,就背上贷款,这对买房者特别不公平,全球没有这么不公平的预售。

2.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房子是烂房子,特别是2015年以后的房子,品质非常差。很多人问,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我认为,消费者根本不用考虑70年后的问题,因为很多房子30年以后可能就得大维修。由于限价政策的存在,开发商倾向于偷工减料,能省成本就省成本。

3.2023年7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稿未提“房住不炒”的原因是没人炒房子。现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温度”是偏低的。我的感受很明显,以前房地产市场好的时候,每天都能接到中介的电话。最近两个月,房产中介都没有给我打电话。

正文:

建议取消房地产预售制

有人说,如果公摊取消之后,房价不就涨了吗?持这种观点的人数学可能有问题。比如,你本来买了个70平米的房子,不是100平米,把里面的猫腻拿掉,说不定总价还会降下来。过去你买了个100平米的房子只拿到70平米,取消公摊面积之后,你买个70平米的房子,那是实实在在的70平米。有些人说,加上公摊面积,老百姓获得感强。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我们如果取消公摊面积,才是实实在在的交易。

马光远呼吁取消公摊面积:不会导致房价上涨(来源:C位观察)

公摊面积必须和预售制度同时废除。我们现在的房地产预售制度来自中国香港。但中国香港的房地产预售制度完全不是这样。第一,中国香港的房地产预售不是一次性把所有的钱都给开发商,而是按照工程进度分批次给。到最后收房的时候,还保留一部分钱作为房子的质量保证。如果房子有什么问题,开发商拿不走这笔钱。对预售的买房者来讲,中国香港在这方面有完全的保护,它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还有律师盯着钱款去向。

在中国内地,房子刚开始建,预售的买房者就把所有钱都给开发商了,不仅仅包括建造成本,甚至连利润都兑现了,搞得像传销。买房者还没住上新房,就背上贷款,这对买房者特别不公平。国外也有房地产预售制度,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但是他们的预售是相当于定金的概念,绝大部分的钱是开发商盖完以后才交付的。

我们现在出现大面积的烂尾房,不就是预售导致的吗?甚至开发商资金紧张的时候,总是有人想要打房贷的主意,挪用到别的地方。预售是一个赤裸裸的不公平的制度,为什么不能取消?

“保交楼”是一个底线,哪怕开发商没钱,政府也应该帮助老百姓一定拿到房,如果老百姓钱给了、款贷了,还着房贷,最后房子拿不到,这是没法儿交代的。反过来,房地产预售制度必须做大的修改,否则下一步还会出问题。

提前还贷可能省不了多少钱

马光远:提前还贷可能省不了多少钱(来源:C位观察)

提前还贷的人一定要做一个全面的权衡,而不是凑热闹。为了提前还贷给自己增加过多的压力,没有任何必要,因为省不了多少钱。从长期看,利率是不断变动的。没有通胀的时候,利率是往下走的,但是一旦出现通胀,利率是往上走的。比如过去美国是0利率,甚至负利率,现在美国的利率已经到5.25%以上。当利率变高,以前的贷款就是划算的。

而且从中国广义货币(M2)的发行来讲,如果拉长到10年、20年的时间线去看,一般老百姓是占便宜的,因为“钱不值钱”。在中国,利率往上走的概率大于利率往下走的概率,利率往下走是少数。但现在看来,整个房贷利率下降是必然的,因为央行用的词是“指导”。在中国的政策语境下,“指导”就是要必须干这件事,而不是弹性的可干可不干。

马光远:现在房贷利率和首付比太高 会继续下调(来源:C位观察)

中国现有的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仍然有下降的空间。比如北京普通住宅首套房首付比例是35%,远远高于很多城市(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为20%),还有下降的空间。未来,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维持在4%以下将成为常态。

2023年7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稿未提“房住不炒”的原因是没人炒房子。现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温度”是偏低的。我的感受很明显,以前房地产市场好的时候,每天都能接到中介的电话。最近两个月,房产中介都没有给我打电话。这说明房地产市场降温了,我们需要调整购房政策,即使一线城市需要保留限购政策,也应该大幅度调整,因为房地产市场和过去完全不一样。

马光远:不必过度解读“房住不炒”提法消失(来源:C位观察)

“房住不炒”会成为一个长期政策。过去我们把房地产看成经济增长的工具,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提出“房住不炒”以后,并不是纯粹不让投资房地产,如果没人投资房地产,买了房子只有自己住,那租的房子由谁提供?

过去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是过热,所以我们开了大量“退烧药”,现在房地产“温度”降到正常以下,我们需要对政策进行“颠覆性重建”。

第一,对于现在还没房子的人,我们在政策上鼓励,金融方面,首付比例低一点,利率低一点;税费方面降税费;其他方面做一些配套。

第二,对于有了房子想改善住房条件的人,现有的改善性政策过于严格。比如,一线城市二套房普通住宅首付最低60%,非普通住宅首付最低80%,买二手房能贷的款相当有限。如果你在其他地方有房贷,永远算二套,叫认房又认贷。即贷款买房时,只要借款人名下有房或有房贷记录,都将被界定为二套房或以上。这是很严格的,将来可以调整。如果能把改善性住房首付调整到30%—35%,将减轻很多人的负担,释放改善型需求。

中国大多数城市都不缺房子,但是缺好房子

马光远:过去的限价政策,导致开发商盖了很多烂房子(来源:C位观察)

过去几年,中国房地产限价政策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烂房子。开发商出于利润考虑,倾向于不去追求好的品质,而是建差的房子。因为有限价政策,品质越差,开发商赚得越多。我曾经见过很多开发商本来想做品质好的楼盘,结果好房子建成以后,到住建部门备案价格,住建部门批的价格仍然是和差房子一样,这对开发商来讲利润被压缩。

从量上来讲,中国大多数城市都不缺房子,但是缺好房子。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讲,它们对市场本身有判断——开发市场上短缺的好房子,才能赚钱。我们要鼓励好的开发商开发好的住房,这意味着政策要配套,不能限价,好的房子应该体现好的价格。包括房屋智能化程度的提升等。为什么很少有开发商发展全屋智能?就是因为智能化需要一笔很大的支出,限价以后,开发商自然不会增加成本。

马光远:中国80%的房地产开发商都会被淘汰(来源:C位观察)

经过这次的房地产调整,大量的开发商一定会分化。过去,百分之八九十的开发商都不把精力放在提升楼盘品质上,因为做了也不合算。开发商靠高杠杆、高债务、高周转率“三高模式”,拼命盖房子,最后推到市场上的很多都是烂房子。未来,这些不提升楼盘品质的开发商肯定会被淘汰。事实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远远没有完成。如果市场上80%的开发商不被淘汰掉,这个市场转化不过来。

马光远:2015年以后建的房子质量非常差,30年内就需要大修(来源:C位观察)

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房子是烂房子,特别是2015年以后的房子,品质都非常差。很多老百姓在房价飞涨的阶段,买了价格高、质量次的房子。现在很多人问,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我认为,消费者根本不用考虑70年后的问题,因为很多房子30年以后可能就得大维修。由于限价政策的存在,开发商倾向于偷工减料,能省成本就省成本。

马光远:科技发展到今天房子里面还必须用空调,这是耻辱(来源:C位观察)

其实房子本身也应该是高科技的结晶。欧洲有很多人家里恒温恒湿,根本不用空调,我们还差得很远。中国的房子一到冬天开暖气干得不行,一到夏天热得不行,必须用空调。科技发展到今天,房子里面还必须用空调,这是耻辱。空调这种东西早就应该被淘汰了。恒温恒湿的概念已经很流行了,但是为什么企业不做?因为政策层面没有鼓励。如果我们从政策层面多鼓励绿色建筑、低碳建筑,那情况将会不一样。

中国很多别墅叫“别墅”,但品质不一定好。甚至有些别墅的质量可能比普通住宅还差。因为建别墅很简单,但设计和建造一栋高层的住宅还挺复杂。开发商把别墅交付以后,有些业主选择拆了重建,因为他们就冲着那块地去的。

马光远:很多别墅的品质比普通住宅还差(来源:C位观察)

过去房地产投资很热的时候,有些人忽悠有钱人买别墅投资。然而,北京涨得最慢的房子就是别墅,其涨幅甚至比经济适用房还低。因为别墅距离很远,总价又高,买别墅投资的人基本没赚钱。别墅不代表高端,百分之八九十的房子都是烂房子,品质不过关。下场暴雨,别墅漏水的情况非常普遍。

本站财经智库(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本站财经智库是本站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本站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