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观山湖区观山司法所:矛盾纠纷预防化解“3×3”工作法

近年来,观山湖区司法局观山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创新实践“3×3”工作法(即“三前移”“三强化”“三模式”)深入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三前移”做好源头预防

一是前移普法宣传,提升群众“知法”水平。聚焦“为谁普法”点对点精准发力,将流动人员、未成年人、矛盾纠纷涉及群体等作为重点对象,针对性开展普法;聚焦“靠谁普法”手拉手凝聚合力,把“五大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作为普法主力军,同时着力将网格员发展成人民调解员,实现一专多能,网格员、人民调解员二合一;将“五类人”(群众中的致富带头人、能干的妇女、遇事敢出头的年轻人以及红白理事会牵头人)培养成“法律明白人”,努力壮大普法队伍,凝聚普法合力;聚焦“如何普法”,心连心挖掘潜力,针对群众“有理说不清,有理讲不赢”现象,全面梳理举证方式、内容、程序,以现场普法、入户说法、以案释法等方式,深入开展举证式普法,目前辖区有“法律明白人”65名,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42场、举办法治讲座12场次,受众人次12000余次。

二是前移法律服务拓展群众“找法”渠道。依托区公法中心,建立“区-街道-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并通过12348贵州法律服务网、微信等实现法律服务“掌上办”;切实履行法律援助联络站工作职责,对退役军人、工、青、妇等特定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切实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今年以来村(社区)法律顾问接待法律咨询104人次,审查各类合同38件,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意见25件。

三是前移法治审核助力政府依法行政。建立“区街联合、多方参与”法治审核机制,采取“简事主审、要事联审、以事定人”等多种模式出具审核意见,防止辖区因决策、审批等前端环节工作不当引发矛盾纠纷。同时,编印“手边书”规范行政征收,规避执法风险,今年以来参与合法性审核10件,提出法律意见18件。

“三强化”做优排查预警

一是条块整合强化力量。司法所、综治中心合署办公,司法所所长兼任综治中心副主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济、信息共享,联防联调、集中发力”的工作格局。

二是定格定人强化排查。运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等机制,依托网格划分、就地取“才”、“定格定人”,充分发挥“网格员”的“探头”作用;同时,针对重点人群(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和苗头性问题(对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等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问题),按照蓝、黄、橙、红“四色”进行风险初筛,分级分类予以标注。

三是科技赋能强化预警。司法所借助“贵州省网格化信息平台”,实现了工作任务平台派发、落实情况平台体现、数据信息平台共用,今年以来依靠平台排查矛盾纠纷577件,通过排查预警,成功防范可能民转刑案件15起,防范案件矛盾升级效果明显;同时通过司法行政智慧矫正系统,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轨迹观察和行为分析,预防和减少脱管失控、重新犯罪。

“三模式”做强多元化解

一是普通案件“及时调”。针对案件类别清晰、案情成因明晰、矛盾纠纷时间不长、当事人人数较少的普通案件,强调案件调解的灵活性和及时性,压实调解责任、运用调解技巧,随接随调、就地化解。今年以来化解纠纷38件,成功率94.74%。

二是行业案件“专业调”。依托共治共建的“老法官”调解工作室,探索开展“调解+司法确认”“调解+公证(仲裁)”模式,开通司法确认通道,对辖区涉法涉诉纠纷进行专业调解和司法确认,今年以来调解行业性矛盾纠纷22件。

三是复杂案件“联动调”。依托“法律专家+调解能手”的调解模式,同有关权力处置机关一起对复杂、疑难案件进行“会诊”研判和调解,目前辖区已建立多部门案件调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各类风险隐患进行研判、化解,今年以来化解复杂疑难纠纷5件。(贵州省司法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