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作家杨牧逝世4周年 全集30册问世

《杨牧全集》将在今年三月问世。(目宿媒体提供/李欣恬台北传真)

曾写下「为了纪念曾写下「有人问我公理与正义的问题」、「我从海上来,浪声满袖」、「孤独是一匹衰老的兽,潜伏在我乱石磊磊的心里」等名句的国宝作家杨牧,在他逝世四周年之际,收录其六十年创作精华的《杨牧全集》将在今年3月问世。

全集由洪范书店出版,集合十四位学者专家组成编辑委员会,除了杨牧的诗、散文、杂文、序跋、文论、翻译等作品,更新编八册「别卷」,包括诗人生前未编入单行本的集外集、为洪范出书亲撰的折口书介、写给文坛友人的私密书信、手稿、相片等未公开资料。杨牧创作视野纵横古今东西,融合人文与自然,创造无数文学经典,《杨牧全集》完整呈现这位「博学诗人」一生的学思历程,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深意,亦是献给读者、创作者、研究者参照的解答之书。

全集主编、洪范书店负责人叶步荣以「博大精深,不可方物」定位《杨牧全集》,认为全套虽编三十册,内容份量却等同六十本书,包括陈义芝、杨照、须文蔚、郑树森等横跨台湾与香港的全体编委,凭借对杨牧的友谊与尊敬,无不贡献心力完成全集。

叶步荣表示,杨牧著作浩瀚,集外佚作和书信搜集不易,需经过联系海内外友人寻找,托人腾稿编纂而成,包括杨牧写给痖弦、王文兴、余光中等友人的信,都可在别卷中看到。身为长年挚友兼经营洪范的合作伙伴,叶步荣分析,保存良好且能编入的信件,大概不及杨牧真正寄出的十分之一,「杨牧创作时总是反复斟酌,写信却是行云流水,展露私下真性情的一面,可说是珍贵的研究史料。」

杨牧本名王靖献,1940年生于花莲,笔名有叶珊、杨牧等,一生戮力耕耘文学,着有大量诗、散文、戏剧、评论等中英文类,有数十种外文译本在国外出版。不仅在各文类领域卓然成家,杨牧也兼擅编辑与出版,从求学时便长期参与编务。

叶步荣表示,在《杨牧全集》的制作初期,自己便提议以「杨牧的编辑理念」来做,全集内容贯彻杨牧编书的意志,除了在第一册的序文、凡例,以及最后一册年表、索引,以及少量编案译案之外,悉数都出自杨牧之笔。

叶步荣形容,「再好的评论总会限制读者的想法」,他认为杨牧不喜欢在作品旁边放上导读、赏析之语,如果不得已必须放上编案,杨牧则认为越简单越好,以免强解作者之意,杨牧再版出书大刀阔斧拿掉他人撰写的序跋和封底广告,后续诗集如《介壳虫》、《杨牧诗集Ⅲ》、《长短歌行》更是删掉书介,都是尽量避免干扰读者的阅读体验。

《杨牧全集》在版面呈现上亦遵照杨牧的完美主义。叶步荣打趣道,杨牧是有洁癖的处女座,不仅龟毛,意见又多,向来以文字阅读为重,不希望书页上有过多页码、注释等资讯,因此版面力求干净、朴素。并透露杨牧对用字简直吹毛求疵,像是通同字「仿佛、髣髴」,便会根据前后文的感觉选字搭配,以致前后文用字不一。对于作家独特的用法,叶步荣略带无奈表示曾建议用字一致,却收到杨牧扬言「改字就不挂作者名」,只好顺他脾性沿用。

杨牧连标点符号都有一套原则,包括:不使用顿号只用逗号,破折号的长度必须刚好置中,与上下字保持距离。为尊重杨牧对体例的执着,《杨牧全集》三十册中,四册内文是依洪范原版付梓,其他二十六册都重新排印,标点符号采手工细调逐一检视,只求符合作者的严格标准。

杨牧一生探索文学的边界,一直以来走在读者的前方。虽然诗人已经远行,所留下的创作宝藏仍待后人挖掘。《杨牧全集》集结诗卷、散文卷、文论卷、译着卷、别卷,共五卷、三十册,全集将在3月13日正式上市,即日起热烈预购中(单册不分售),实体书于即将登场的台北国际书展首波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