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动症男孩上建中读完博士!和治疗医师携手研发自闭症AI工具获奖

▲郑中远罹患过动症,在药物治疗与相关资源协助下,完成博士学业还跨领域研究精神疾病,与治疗他的台大医师高淑芬合作研发医疗AI获奖。(图/台大医院提供)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35岁的郑中远毕业于建中,很难想像他小时候是个难带的孩子,不但上课坐不住、捉弄同学,被老师罚跑操场是日常,联络簿也满是红字,一直到国中时期面临叛逆期与课业压力,才就医被诊断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接受治疗加上特教资源协助,不但上建中、完成博士学业,还和这一路上帮助、治疗自己的台大医院副院长高淑芬共同研发自闭症AI筛检诊断辅助工具,获得国家新创奖肯定。

为响应「世界婴儿、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健康日」,台大医院今(23)日携手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台湾精神医学会举办「连结世界,守护儿少精神健康」记者会,呼吁社会关注儿童与青少年身心健康。

郑中远出席分享自己经验,他从小就有相关问题表现,但直到国中课业压力大又遇上叛逆期,爸妈觉得压不住他,才开始寻求医疗帮助,认识了高阿姨(高淑芬),也确定有过动症,透过药物治疗;且当时还没有长效药物,一天得吃三次药,他很感谢当时同学都会帮忙提醒。

郑中远回想,自己对吃药这件事无感,但同学观察发现他明显变得比较能控制行为!另透过学校特教资源帮助,最终考上建中、长庚、阳明大学。郑中远研读资工领域,因为与高淑芬的认识,被建议可以跨精神相关领域,最终共同研发出新一代自闭症人工智慧筛检与辅助诊断工具,荣获国家新创奖。

▲台大医院副院长、精神医学部医师高淑芬。(图/台大医院提供)

高淑芬担任卫福部台湾精神疾病防治咨议委员会召集人,她分享于2015年到2017年受卫福部委托,首先以最新精神疾病诊断准则进行台湾儿童精神疾病全国流行病学研究,针对全国近一万名8~15岁学童与父母老师进行访谈,其中有4816名学童接受儿童精神科诊断会谈,整体精神疾病的加权终生盛行率与六个月盛行率分别为31.6%与25.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少精神疾病(终生盛行率与六个月盛行率)依序为焦虑症(15.2%、12.0%)、睡眠障碍(12.0%、6.2%)、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10.1%、8.7%)、妥瑞氏症(2.6%、2.1%)、忧郁症(2.8%、1.1%)、对立反抗症(2.6%、2.0%)、强迫症(1.4%、0.8%)、自闭症(1%、0.21%),以及自杀意念(8.2%、3.1%)、自杀计划(3.6%、1.7%)、企图自杀(0.7%、0.3%)。学校霸凌受害(15.5%)及加害(9.3%)、网路霸凌只有受害(7.9%)、只有加害(2.4%)、同时霸凌受害及加害(5.7%)。

高淑芬也提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盛行率是明显高于健保统计的曾就医率,以一般精神疾病为例,实际流病调查看到盛行率达25%,但健保就医仅有2.8%,且健保资料就医以自闭症、过动为主,焦虑、忧郁相对低估。总结来说,精神疾病在台湾儿童族群中相当常见,这突显提升大众认知、早期发现与预防介入之必要性。

但怎么样的情况显示孩子可能需要做相关求助?高淑芬分析,家长如果发现自己孩子发展状况和其他孩子不同,即便帮忙也不太能改变,甚至当其他人快乐活动时,他就躲起来哭、不喜欢参与活动等情况,建议可以先来诊断,了解孩子的问题在哪边,是否与适应问题相关,又或者有需要接受治疗协助。

此外,台湾最新的长期研究发现,运动体适能可以大大减少青少年及年轻成人的精神疾病罹患率,高淑芬建议,除了一般体育课之外,孩子应该要有更多的运动。

●《ETtoday新闻云》提醒您,请给自己机会:自杀防治咨询安心专线:1925;生命线协谈专线:1995

▲连结世界,守护儿少心智健康,台湾响应2025世界婴儿、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健康日记者会。(图/台大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