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红海运输危机扩散 德国化工业首当其冲

德国的化工行业是该国的第三大产业,仅次于汽车业和工程工业,年销售额约为2600亿欧元(约合2820亿美元)。该产业有约3分之1左右的进口是来自欧洲以外地区,主要依赖于亚洲,因此较先感受到冲击。

在胡塞武装份子对船只发动袭击后,货运公司已将船只改道,避开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因此目前包括汽车零件、工程设备、化学品等从亚洲进口的产品,现在都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欧洲。

尽管德国工业已经习惯了新冠疫情和乌克兰战争带来的供应中断,但红海贸易路线中断的影响,已逐渐开始显现,例如特斯拉的柏林工厂成为最大受害者。

化工公司Gechem执行长Martina Nighswonger说:「采购部门现在要付出三倍时间的努力才能获得一些东西」。

由于运输延误,每年销售额达数亿欧元的Gechem减少了洗碗机和洁厕片的产量,因为它无法获得足够的柠檬酸三钠,以及氨基磺酸和柠檬酸原料。

执行长说,公司正在重新评估三班制的实施。他补充称,运输拥堵导致的外扩效应,至少会在2024年上半成为一个问题。

特种化学品制造商Evonik说,公司受到「短时间内通知的改道和延误」影响。它补充说,一些船只在几天内改变航向多达3次。

Evonik说,公司试图透过提前订购和改用空运,来减轻影响。空运被认为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一些化学品不允许经由飞机运输。

德国产业组织VCI在过去一直指出,德国对亚洲的依赖太多,透过红海运输的延误,对原本已经疲弱的产业来说,无异再添加一负担。

一些化工公司还指出,运输原材料的油轮到货时间要多出约14天时间,燃料成本有所上升,这些成本只能部分地转嫁给消费者。

瓦克化学(Wacker Chemie)为全球约半数的晶片供应多晶矽,该公司也指出价格上涨,但是称业务迄今尚未受到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