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决定世界有多大 教育部将提升国际教育品质

在今天的全国教育局处长会议中,教育部表示,将深化中小学国际教育。(林志成摄)

国际观,决定我们的世界就有多大!教育部今天表示, 为迎接全球化及后疫情时代来临,5月已发布「中小学国际教育中程发展计划」,以提升国际教育品质为核心价值,将深化国际课程及拓展国际交流,提升学生国际观。

全国教育局处长会议今天在淡水举行,教育部国教署副组长孙旻仪说,今年2月7日成立「中小学国际教育推动会」,提供国际教育推动之咨询及沟通平台,各地方政府未来也将设置国际教育中心,透过跨领域专业社群共学共备研发国际教育课程,全面优化国际教育品质。

台师大教务长刘美慧表示,提升竞争力,需强化国际观,但台湾学生的国际观仍待加强。之前曾有一个对国内2000多个高中及大学生所做的调查,问哪一个国家难民最多?多数学生回答是非洲。但非洲不是一个国家,而世界上难民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

刘美惠表示,世界快速变化,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是在搜集资料,而应该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上,不能阻止学生使用ChatGPT,而应教学生如何问问题及判断统整资料。

刘美惠说,提升国际教育是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透过学校本位国际教育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强化国际移动力,善尽公民责任进而彰显国家价值,正是我国国际教育培育全球公民的主要意涵。

嘉义市文雅国小校长黄金木分享学校历经15年深耕国际教育课程,他们透过跨国共学和日本学生共同完成艺术壁画,并结合种植郁金香及参与国际学伴等活动,提升学生国际素养。

台中市惠文高中组长吴彦庆说,该校结合外籍教师发展校订必修课程于高一全年级办理为期2个月的文化箱课程,另跨学科教师结合大学及当地NGO组织,研发结合海外服务学习的校订课程并前往海外担任志工。

新北市樟树国际实中校长陈浩然表示,该校由跨群科教师组成社群,将国际教育融入语文、数学、社会及专业群科课程中,并发展国际教育校订必修课程,同时研发国际技职交流基础素养课程手册,亦透过国际教育周展现学生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