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明天如何强大

(图/马斯克推特)

很多人说中美矛盾的原因在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冲突,修昔底德陷阱等,这些都很有道理,但是,笔者认为,最简单根本的是在于两种生产方式的不兼容。美国要低价,跑量来覆盖固定成本,获取利润;中国则尽可能高价,小众来获取超额利润。照任何一方做,另一方承受不起;各干各的不见容于全球市场一体化。矛盾由是而起,披上了各种外衣,淹没了真正的原因。

按照经济学原理,企业要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定价和确定生产规模,实现利润最大化。也就是商品价格由能源消耗、劳动力和原材料及折旧费决定,固定成本和利润要靠跑量完成。如果能像我们那样收取电话初装费、机场建设费等,按照他们的理论,顾客吃完饭可以将碗筷带回家,因为顾客已经为碗筷付费了。企业利润只能来自增量销售收入大于变动成本的部分,其条件是生产规模必需足够大,否则不仅没利润,还可能亏损。所以马斯克要降价、扩大市场份额,通过销售量的增加,弥补前期的固定成本,并获取利润。其它厂商也必需技术创新,相应降价,否则会被淘汰出局,资本扩张的冲动由此持续。

同样,老板给工人的工资要等于增量工人的产出,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许有人觉得这是个笑话,按工人的增量产出100元付100元工资,老板赚什么?其实增量产出递减,增量成本递增,老板按最后一个工人的增量产出付所有人的工资,之前工人大于100元的部分都没付钱,这就是固定成本和利润的来源。由是观之,马斯克中国工厂的工资是中国最高和全球最低的,这符合经济学应该提高工资的原理,尽管实际定价操作与理论阐述仍有不小的差别,但两者一脉相承。

中国定价则是只要有市场需求就敢将价格擡上去,没有增量成本要等于增量收益的约束,所以要收电话初装费、机场建设费;一台33美元的手机,中国卖3.6万元人民币(下同);Land Rover英国出厂价52万,俄罗斯卖60万,中国189.8万。价格被擡得如此离谱,需求量势必大幅缩减,厂商不仅难以获得利润,甚至不足以补偿固定成本,这可要关系生死存亡。

或许有人会说,中国人口多,富人百分比小,绝对数大,高价打压的市场需求仍然可观。但这样的高价可以实现地域性市场的短期利润,却不符合定价的原理,也不利于全球化市场的长期利润最大化,所以他们要坚持低价跑量。此外,中国工人劳动时间长,工资水平低,为世所诟病,老美在中国实行低工资,既不利于激发工人的效率和创新,更妨碍全球化市场的长期利润,所以他们要按商品销售的增量收益擡高工资。

中国企业生产效率低、税负重,如果按老美的低价、高工资作法,国企非常可能输光底裤,所以必需是高价、低工资。为了应对低价格、高工资的冲击,只能传承老祖宗的智慧,加强关税保护、推行指导性意见。外国质优价低的产品逡巡在长城之外,无法占据低效国企的市场份额,他们的产能得不到释放。虽有茶叶可吃,不至于如林则徐所言,大便不通而亡,但肯定会因再生产循环不畅,而憋得脸红脖子粗。听任他们进入,我们的企业、就业和经济,甚至政治将难以自处,双方的冲突由此难以化解。

美国说,你不接受我们的游戏规则,我不与你玩了。中国说,不玩就不玩,咱搞内循环。可内循环牺牲效率和创新,国家的明天如何强大?可行的选择是,万里长城永不倒,但要增开互市的城门洞,让民企在互市中获利壮大,再反过来倒逼国企改革。

(作者为大陆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