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翔宇医疗重症医学科解决方案助力...

2024年5月6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突发事件救治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对我国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内容予以推进,完善“能级匹配、布局合理、服务优良、平急结合”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体系。有效扩充重症医学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与布局,重点补齐西部地区和县域重症医学医疗资源短板,实现区域重症医学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强化重症医学专科建设,加强重症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实现重症医学专科高质量发展。

要点总结Summary of key points01

持续完善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

1.设置并加强重症医学专业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到2025年末,力争每个省份至少有1家综合医院达到或接近国家重症区域医疗中心能力和水平。

2.强化城市重症医学医疗服务网络建设。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牵头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3.提升县域内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千县工程”,补齐县域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短板。到2025年末,力争每个县域至少1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能力水平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推动一批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能力水平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水平。

02

着力加强重症医学专科能力建设

1.合理增加重症医学专业床位设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应当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二级以上传染病、儿童专科医院应当建设重症监护病房,按标准新增一批重症医学科床位。医疗机构内各专科ICU床位,配备满足综合重症救治需要的监护与治疗设备。

2.将重症医学作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优先支持方向,引导医疗机构将重症医学作为提升临床专科能力的重要支撑,在床位、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提升对呼吸、循环等重要系统功能监测和生命支持治疗能力。

3.加强重症医学科国家-省-市(县)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以下简称质控)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末实现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地市级“全覆盖”。

4.完善重症医学科服务模式。在夯实重症医学基础上,强化易发生或转进为重症疾病的预防、早期预警与识别,关注早期康复、改善疾病预后。鼓励重症医学科创新多学科诊疗模式,吸纳感染、中医、康复、药学、营养等团队参与,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

翔宇医疗重症医学科解决方案

助力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01

重症康复的概述/背景

慢重症概念在1985年由Girard和Raffin提出,指的是急重病在ICU后仍然要继续依赖支持治疗的病人。目前慢重症是指在ICU至少停留8天以上,并且至少有以下几项中的一项:气管切开/延长的机械通气、脓毒症或者其它严重的感染、创伤、多器官衰竭、持续的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等。

重症康复是指基于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但不局限于锻炼、教育和行为改变,旨在改善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尽可能恢复受损脏器的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从而整体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尽可能帮助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生存质量。

02

重症康复诊疗范围

重症康复的主要群体为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高依赖病房(HDU)者,主要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低下、呼吸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四肢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压疮和需静脉血栓预防的患者等。

03

ICU重症临床表现

■精神异常,例如谵妄、恐惧、抑郁。

■疼痛、躁动。

■颅内继发性疾病,例如颅内高压等。

■肌肉低下,吞咽功能受限。

■二便功能受限。

■睡眠倒错。

■心肺功能低下。

■感觉功能受限。

■意识功能障碍。

04

重症康复目标

■减少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心理障碍等。

■及时开展个体化的早期康复治疗。

■缩短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尽可能恢复重症患者受损脏器的功能,改善患者整体状态。

■帮助其获得较为满意的生存质量,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转出。

05

重症康复治疗原则

■确保患者安全,审查并更新康复目标,整个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分步进行,对于意识清晰的患者,以脱机、坐位、站位为主要康复目标。

■意识不清楚以预防压疮、水肿、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为重要目标。

■以提供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目标,积极协调多学科共同参与。

■呼吸康复与心脏康复并重。

■保护自己及患者,防止传染。

06

重症康复常用技术

■当患者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常用技术如下:良肢位摆放、体位管理、保持关节活动度训练、多感觉运动刺激、被动排痰、气压治疗。

■当患者无意识障碍时,常用技术如下:良肢位摆放、体位管理、躯干控制能力训练、保持关节活动度、多途径感觉运动刺激、呼吸训练、排痰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直流电与低中频电疗法(低中频脉冲电疗法)、高频电疗法(短波、超短波)、光疗(紫外线疗法、热辐射疗法)、磁场疗法等。

■中医针灸治疗。

■呼吸道通畅训练,例如呼吸肌训练、排痰训练等。

■运动训练、吞咽训练。

■心理治疗,例如音乐治疗等。

■血栓预防管理等。

07

重症康复方案

01

功能评估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与防控软件系统可以无缝嵌入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识别、分析病历内容;并根据系统质控逻辑和诊疗流程,在入院24h、术后24h、出院等关键节点提示完成VTE风险评估,达到规范院内VTE临床管理,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02

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地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以肢体远端到近端或近端到远端有序均匀的挤压方式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及肢体水肿。

红光治疗仪采用矩阵集成高功率半导体固态光源,照射能量、临床作用和使用寿命超越第一代卤素灯和第二代颗粒式LED光源灯珠,输出波长范围为640nm,具备高能窄谱特点,纯度高、光源强、能量密度均匀,被称为生物活性光。

紫外线治疗仪采用窄谱UVC技术,可发出波长为253.7nm的短波紫外线,该波长的紫外线可大部分被表皮组织吸收,因而对皮肤等组织具有生物学效应,适用于浅表软组织急性炎症的辅助治疗。

极超短波治疗机发射能量可使机体组织产生“内生热”效应,使体内组织升温,适用于软组织疼痛的辅助治疗。

深层肌肉按摩器01M7是一款专门针对深层肌肉振动按摩的刺激仪,由主机产生能量并利用传导管传至治疗头,通过高速旋转产生有节奏的振动按压。

康复床结合了起立床的治疗功能与病床的体位设计,方便早期康复工作的开展。早期直立训练可以预防长期卧床所引起的并发症。通过不同的体位摆放,可进行下肢负重训练、呼吸肌训练、体位排痰、血管舒缩训练等。

超声波治疗仪可以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透过表面组织,在其深面的组织内聚焦,产生一个高能点,在短时间内使病变组织吸收能量而快速升温,并产生生化反应,使疼痛得以缓解。

03

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是一种利用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进行治疗的刺激仪。

生物反馈助力电刺激仪通过患者肢体的体表电极,采集患者微弱信号,经过滤波处理提取患者自主肌电及肌力强度表达的信号,根据肌电反馈大小同步输出相同强度的电刺激。

低频脉冲痉挛肌治疗仪利用两路脉冲,一组刺激痉挛肌,另一组电流刺激拮抗肌,对痉挛肌和拮抗肌产生交替刺激,使痉挛肌松弛,提高拮抗肌的肌力,适用于中风后遗症出现肌肉痉挛患者的辅助治疗。

电脑中频治疗仪利用中频脉冲电刺激理论,将程序处方存贮于电脑中,在每个程序中至少通过30多种输出波形与频率的变化,使人体亲身感受到推拿、按、敲、拔、流动、振颤等全部动作,在20min内可引起肌肉做1000余次各种快慢收缩、阵挛性收缩和强直性收缩。

多关节主被动训练仪(上、下肢)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为患者的早期被动训练、中期主被动训练、后期的主动抗阻训练提供设备支持,满足卧床患者的康复需求。

04

治疗言语、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通过监测患者微弱的主动肌电信号,依据残存肌力与现有反射制定训练方案,医生根据需要设置神经功能电刺激、触发电刺激或助力电刺激等训练方案,通过对下颌舌骨肌、二腹肌等吞咽肌的电刺激,对非机械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吞咽喉肌评估训练仪通过可视化电脑平板进行压力分析,以及生物反馈(游戏)训练,更加准确方便地为临床提供数据分析、对比了解恢复情况。

05

心理放松

体感音波健智仪结合现代数码科技、声学系统,隔离外界声音的干扰,把特制乐曲的旋律和节奏转换成人体可以感知的反馈波,人体内音波和设备音波产生同频共振,在较短时间内使人体得到放松。

06

排痰训练

振动排痰机通过高速旋转产生有节奏的按压与振动,针对深层肌肉组织击打与振动,为患者的排痰和呼吸系统恢复提供助力。

07

促醒治疗

经颅磁刺激器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由高压储能电容充电,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刺激头放电,强大的电流在线圈周围产生瞬间变化的磁场,诱发人体外周神经感应电场和电流,实现感应式刺激。

08

呼吸训练

体外膈肌起搏器可引起膈肌收缩,达到改善通气的目的。

09

二便管理

盆底功能磁刺激治疗仪是根据电磁感应定律,通过给高压储能电容充电,在较短时间内向磁刺激线圈放电,强大的电流在线圈周围产生低频交变磁场,诱发人体外周神经感应电流,实现无痛、无侵害的感应式刺激。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系统采用模拟的声音信号或视觉信号来反馈正常或异常的肌肉活动状态,监测病人微弱的主动肌电信号,并根据肌力强度通过神经功能电刺激、触发电刺激对患者肌肉收缩功能进行刺激,通过一系列筛查、评估、训练,帮助恢复患者的体表或盆底肌功能障碍。

二便排泄自动护理系统通过自动传感器感应到粪便与尿液后,可自动分析识别大小便性质,并根据不同性质迅速地吸走排泄物,启动自动冲洗、清洗、烘干等一系列的自动处理看护。

10

患者转移

多功能转运床包括床体部分和轮椅部分,能够实现床体部分与轮椅部分的合体和分离。在合体状态下,床体部分和轮椅部分可作为一个整体,具备一定的护理功能,能够实现患者的卧姿、起背和曲腿等姿势的调整。在分离状态下,患者可由医护人员从床体平移到轮椅上,此时的轮椅处于展平状态,患者可躺卧在上面,当需要转移患者时,可收合轮椅,使患者处于坐姿状态,能够通过合体或分离实现患者的自由转移。

11

辅助设备

充气式医用升温仪通过控制加热模块加热,风机将加热后的空气送出主机的送风管,通过送风管送入加热毯。

参考文献:

[1]喻鹏铭,何成奇,魏全,等.重症监护室中早期重症康复方案初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2):223-226.

[2]林玉萍,王红,赵海燕.超声波与紫外线综合治疗Ⅰ期压疮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9(5):2.

[3]陈锡栋,张凤林,黄翔,等.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残余尿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 12(9):2.

[4]郭玉梅,苏灵林,张彦芳,等.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 30(9):3.

[5]叶曼,李乐之.重症康复在ICU中的应用及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 35(9):4.

[6]武亮,郭琪,胡菱,等.中国呼吸重症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

编辑 高晓雪

校对 马苗苗

审核 医学中心

(翔宇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