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王鴻祥教授:以研究為基礎 累積教師多元升等能量
【文.周华琪、俞子翔】
教育部于2013年订定「教育部补助大专校院推动教师多元升等制度试办学校计划审查作业要点」,鼓励学校推动教师多元升等制度,并建立升等审查外审人才资料库、办理办理多元升等研讨会,以引导教师专业多元分工,俾利学校多元化发展,奠定多元人才培育与学用合一基础;并借由修正「专科以上学校教师资格审定办法」,明订「学术」、「技术研发」、「教学实践研究」、「文艺创作展演」、「体育竞赛」五种多元升等管道,落实推动多元升等制度。
本期评鉴双月刊邀请以教学实践研究领域申请升等,并曾获选108年度「教学实践研究学门绩优计划-人文艺术及设计学门」的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简称北科大)工业设计系王鸿祥教授,分享其执行教学实践研究计划的心得,以及申请教师多元升等的经验与建议。
问:请分享您的个人学术相关背景。
答:我大学就读于大同工学院(今大同大学)工业设计学系,当时国内的工业设计领域才刚起步。工业设计在国际上也算是比较新兴的学科领域,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简称国科会)也很晚才在工业工程与管理学门下面设立人因工程与设计(Ergonomics and Design)子学门,至于艺术学学门的环境艺术与设计子学门则是更后来的事了。作为一门正在发展当中的科系,工业设计既不是机械电机、也不是美术工艺,可以说我在大一时就已经开始踏上了跨领域的多元道路。
大学毕业后我到大同公司担任工业设计工程师,2年的业界实务经验让我感受到工业设计的学术理论基础确实比较薄弱,当时我认为进修硕士可以补足一些新产品开发的知识技能,例如:需求调查、人因工程及电脑辅助设计等理论工具,于是选择到美国的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Ohio State)攻读硕士,在Ohio State就读硕士班的2年中有兴奋也有失望,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即便是到了美国,工业设计领域老师们的专长大多还是偏向实务;并且当时也没有工业设计学门的博士学位,大多是类似美术学系的艺术创作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 MFA),将工业设计硕士视为这个领域的终极学位(Terminal Degree)。
硕士班毕业后,我原本应该回到大同公司履行留学奖助的义务,但因缘际会受到时任大同大学工业设计学系系主任的邀请,决定换跑道前往大同大学担任讲师。在担任讲师期间,我总认为硕士班的训练并没有满足我的需求,并且由于当时世界各国也逐渐开始成立工业设计博士班或专门研究(special study)之类的学程,我乐观地以为这代表工业设计正处于成长中的过渡期,未来有机会能够蓬勃发展,于是便非常渴望能够再次出国进修,在当时也申请到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 RCA)。然而后来因为结婚、家庭等种种因素的考量,并未成行,但我也因此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遇到正在国立台湾大学(简称台大)攻读建筑城乡研究所的学长,他向我推荐林峰田教授,林老师的研究专长为地理资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与电脑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 CAD),在拜访完林老师之后,我就决定报考台大建筑城乡研究所博士班。
在博士班就读期间,林老师非常鼓励我像他那样成为一个跨领域的学者,因此我除了主修资讯领域的设计推理外,亦辅修夏铸九教授的建筑史与建筑理论等系列课程。就读博士班的四年半年里,我在最后的一年半时间很荣幸能到实践大学工业产品设计系任教。这段期间的多元化跨领域经历其实让我有一点迷失,因为我本来充满了信心,认为自己未来应该会往工业设计学术研究之路发展,但后来发现到跨领域不是那么简单,未必每一个人都能够成功地跨领域;此外,相对于建筑、都市计划或艺术等领域,甚至新兴的互动设计领域,工业设计确实还不是一门成熟发展的学科,未来的发展很难预料,更不用说有自信成为这个领域的开拓者。我大概有一段时间觉得好像自己的未来生涯大概也就差不多如此了。在我于实践大学任教的第三年,适逢北科大全面性地改变师资条件,当时拥有博士学位的工业设计老师相对较少,所以前往应征,开启了我在北科大浪漫的任教生涯。
结合教学实践研究计划 以专门著作为升等管道
问:请问您所采行的多元升等管道为何,以及对于申请多元升等有何分享与建议?
答:在我刚到北科大任教时,其实很多人告诉我不管学术领域如何变迁、如何多元,不变的普世价值还是在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当年即便是台大,也没有硬性规定每位博士生都得在这类期刊的论文发表,而且那个年代的大学也还没有世界排名的压力。因此,虽然我博士毕业时也曾发表一篇SCI期刊论文,却还是叛逆地认为没必要被这个框架束缚,于是便沉浸在北科大学术自由的气氛中。期间广泛尝试撰写和翻译了几本设计专书、参与各类大小产学合作案、申请不少专利等,也曾经兼任过行政职,但学术研究部分就相对地被稀释了。可以说在这个多元、跨域的探索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变得太浪漫了。所以我算是拖了很久才提出教师升等的申请,我第一次提出申请教授升等大约是在6年前,当时多元升等管道开始推展,也有好几位前辈用产学成果为主的技术报告成功升等,但这些成功的个案并不代表人人皆可适用的通例;那一次的教师升等以未通过告终。
绕了一大圈,自由浪漫之后终究得回归普世价值,聚焦于学术研究与撰写论文。除了更认真执行国科会的专题计划之外,满幸运的是这几年教育部开始推动教学实践研究计划,我通过第一届107年的计划申请。北科大有一支很棒的团队不断提供老师非常多的辅导活动,如:工作坊、讲座、一对一咨商、研讨社团等,帮助老师成功申请和有效执行。例如,我透过这些活动向北科大技术及职业教育研究所的老师们学习如何设计教学实验和评量学习成效等等,获益良多。
虽然这个计划一开始非常强调行动研究,但很多教育学专家提醒我,如果未来想要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的话,就要特别留意行动研究通常比较不容易被认同,而且能够投稿的期刊也比较少。因此我在头几年申请这个计划时,就在问题意识、研究背景与动机上紧紧扣住行动研究的诉求,但在研究方法设计上仍不得不保留一部分准实验性质的量化研究;就成果看来,这是一个可行的策略。除了期间中断过一年之外,从107年开始到112年我带着学生、研究助理一共执行了5次的教学实践研究计划,并发表了几篇收录于SSCI期刊的论文;另一方面,国科会计划成果发表则以SCI期刊发表为主。经过这几年的累积后,同仁好友们鼓励我在退休前总得给自己一个交代,于是在北科大升等门槛提高的新制下,我再次提出升等申请,并幸运通过。
我的个案能给其他老师什么启发呢?目前教师升等的管道变得比较多元,但每一所大学的做法都不一样。以北科大来说,由于学校重视「QS世界大学排名」,所以基本上教师升等还是以SCI/SSCI期刊发表为核心。例如,我选择的升等管道是教学实践研究当中的专门著作,就当初的办法内容来说,这和纯粹以专门著作升等的管道实质上的差别不大。另一方面,我认为教师升等评审委员通常是在学术论文发表上有杰出表现的专家学者,即便是选择以文艺创作展演升等管道,其评审委员可能也未必全数由创作、展演类型的教授担任。终究回归普世价值的我,自然认为教学实践研究中的专门著作升等比起技术报告升等更适合我。
总而言之,提倡教师多元升等是正确且有利于老师的政策,但对个人而言,需特别注意是否因为选择变多了,反而让自己的价值观容易动摇,学术能量与资源分散了,万一因此无法十年磨一剑,可能反被多元管道给耽误了。
以工业设计结合跨领域 培育学生类比式创新思考能力
问:请问您获得教学实践研究绩优计划的研究设计、研究成果为何?
答:获得108年绩优计划的《增进学生类比式创造力的教学实践研究》主要借由类比式思考来帮助学生学习。当时并没有想着未来要借此提出教师升等,只是单纯地认为平常就喜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有此机会就值得试着提出申请。由于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进行「隐喻设计」的「跨领域」(工业设计、认知科学与资讯科学)研究,累积了一些结合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以及生物启发设计的经验,因此这个计划就在这些基础上,尝试发展出一套类比式的设计方法及教材来提升学生的设计创造力。
这个研究主要是挪用其他领域的理论来整合出一套能够帮助学生的游戏化学习方法,表面上似乎没有所谓真正的「原创」,但最后却有新的发现。研究计划主要是运用「具象描述」与「抽象描述」的生物启发卡(Biocards)作为教材,分别让学生进行具象与抽象的思考,具象思考包括生物的型态、外观、功能等;抽象思考则包括各生物求生存的策略,以及生物的力学、热能等物理性的描述等。从一项丹麦的研究结果来看,抽象化的思考对于学生创新较有帮助,而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个见解;但以北科大的工业设计系学生来说,却反映出具象思考与抽象思考二者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扮演互补的角色,分别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要性;这项发现指出现有文献所忽视的领域效应。
我们发现对于新产品开发的工业设计师来说,具象思考与抽象思考同等重要,例如当他们为产品外观或使用者介面赋予视觉等具体形式的阶段,需要从抽象思考转换到具象思考。或许有人会主张所谓的创新是专指更高层次的「原创」,的确,真正的创新需要高度的抽象思考,但工业设计师需要进行许多具象的外观造型设计,他们的「原创」本身包含许多不可或缺的具象思考。当我们观察许多大师的「原创」作品时,不难发现其中往往使用大量具象思考的隐喻手法。我们的研究发现建议,工业设计领域不应毫无保留地歌颂抽象思考,却忽略,甚至压抑了具象思考的重要性。
至于获得学门绩优计划部分,我认为很重要的是主持人必须很有自信地在10至15分钟的简报里,用简明的图文表达和生动的肢体语言让评审能够精准掌握到哪个部分对于教学实践研究有所贡献。以个人的经验为例,108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计划即是透过对照组的前测与后测,来具体呈现准实验中的显著差异及期刊论文发表的成果。虽然早期的教学实践研究计划偏重行动研究,但我认为行动研究做得再好也不能忘记发表论文,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问:请问在您的教学实践研究计划中,如何测量学生学习成效?
答:在计划的成效如何测量部分,我都是向教育界的专家们学习。以北科大技术及职业教育研究所为例,技职所建立了师生可使用的大量问卷库、评量量表库等,这些有关学习成效、动机等各类现成工具不仅可供师生参考使用,更能持续透过系统性研究加以改善或创新,进而累积他们的知识体系,促进整个教育学领域的发展。我从中学习到的是,要尽可能使用标准量表,对于非教育领域的我千万不要自己设计新的问卷。我个人的策略是透过阅读期刊,并引用期刊中经常被使用的量表,征求这些量表的授权使用不会太困难,并且即便没有中文版本也能够再进行翻译。以教学实践研究计划为例,除了进行资料庞杂的学习历程档案和学生访谈之外,我的策略是加入标准量表来进行准实验的量化统计,最后以质性和量化两者并呈的方式来避免传统质性评量方式较以回答的信度、效度问题。
问:请问执行教学实践研究计划对您产生的影响为何?
答:至于执行教学实践研究计划、包含过去的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等对我的影响,主要是当时为了要通过计划的申请,尽可能参加国内外各类型工作坊与讲座,进行观摩与吸收新知。过去我曾到美国波士敦学院(Boston College)接受创新创业教学的训练,以及最近本校的全英语教学(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EMI)课程等。这些课程都非常有趣,我从这些教学上有杰出表现的专家学者们身上可学习到很多有用的技能,活学活用到自己的教学上。例如,应用以游戏作为基础、把教学比喻成游戏过程的游戏化教学法,让我的教学方式变得比较活泼;透过BOPPPS(依序为Bridge-in导言、Objectives/Outcomes学习目标、Pre-assessment前测、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Post-assessment后测、Summary总结)课程模组,我能更有系统性地规划我的课程架构和上课的流程;此外,教育领域特定的准实验和统计方法也提升我的研究设计品质。
以研究为基础 结合跨领域知识发想研究假说
问:根据您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计划分享会的经验,请问多数老师关心的议题为何?
答:对于在大专校院任教老师来说,申请教学实践研究计划是一个不错、且符合学校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的选择。通常会来参加教学实践研究计划分享会的老师都是希望了解有助于计划顺利通过的资讯。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会建议计划的主题应该要以研究为基础、文献探讨要扎实,千万不要因为问题意识来自于教学现场,就忘记它本质上终究是一个研究计划。部分的老师可能会认为,既然研究背景与动机是源自于教学实务,便考虑使用扎根理论将学生的作业、心得报告,以及学生的访谈进行编码,以归纳出一些学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的风险相当大。我比较推崇许多学者的方法,将其他领域的现有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个人专业领域中的教学现场问题,然后发想研究假说。以我个人108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计划书撰写经验为例,我有初步的问题意识后,透过类比思考和案例式推理方式,寻求工程领域教学现场面临的类似创造力培养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再回头思考此解决方案是否能类推到工业设计领域,进而提出新的对策。
另外,多数老师关注的还有撰写计划书的技巧,这部分确实可透过同理心去揣测审查委员普遍认为的「好的」计划书,而且经验丰富的老师也的确有一些提升计划书品质的个人小偏方可供参考。
问:请问您对于教师多元升等与跨领域的推动有何建议?
答:早期台湾将跨领域称作「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ary)」,但受到翻译的影响,近年多将「跨领域」与「多领域(multidisciplinary)」混用。以我过去在美国的经验为例,当时Ohio State将「博雅教育(Liberal arts)」定义为跨领域,并将跨领域设定为大学部学生的毕业条件之一,要求学生必须修习若干学分的不同学院课程。我认为推动跨领域是正确的,但或许也需要重新厘清、定义目前的「通识教育」。北科大的通识教育即是以跨领域为宗旨,并设有4个向度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如此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跨领域」,而在跨领域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多领域。目前北科大正积极推动跨院系的微学程,希望培养更多跨领域的人才。
在多元升等部分,近期刚从博士班毕业的新科助理教授们大部分都已经在完成博士学业的过程中信奉普世价值。以北科大为例,我们目前新聘任的助理教授几乎没有例外地全是学术导向。面对技术研发、教学实践研究、文艺创作展演等多元升等管道,以我个人和周遭朋友的经验来说,由衷建议老师当外在的世界变得更多元之际,个人的内心世界要更加坚定地单元化,慎选管道之后就从一而终,以避免学术能量的分散。
接轨国际 提升高教品保品质
问:请问您对于我国高教品保制度有何观察与建议?
答:评鉴其实也是崇尚多元,每所学校能够自主决定他们所要发展的特色目标,但如同写计划书一样,学校端往往都在猜测评鉴委员隐性的价值与偏好。基于工业设计领域的发展好不容易有今天台湾的工业设计博士班数量领先国际,只要再加把劲一定能够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甚至在世界上位居领导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高教品保制度扮演工业设计领域发展的关键角色。
我认为如果能够透过公开透明的管道和客观公正的考评机制来遴选优秀的评鉴人才,评鉴本身才会有价值,否则宁可不要评鉴。假如评鉴的品质低落,评鉴反而会使学校一味地迎合评鉴机构,而评鉴机构又影响学校,一不小心就会开启了负面的循环。IEET工程认证可能在这方面做得不错,设计类科系的评鉴或许还有提升的空间。我认为应配合时代趋势,尽可能使各类评鉴人才遴选与评鉴过程的资讯透明公开、建立具SOP的评鉴本身的品保制度,各项制度应力求与国际接轨,使评鉴指标符合国际规格,进而达成提升学科领域发展、学生学习成效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