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庆重庆开讲邀你来听——找到谱系孩子正常化发展的关键
郭延庆教授讲座预告
2024年11月16日 重庆
《找对方法,助力儿童正常化发展》
我们都希望谱系孩子可以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靠什么适应?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郭延庆教授认为,靠行为能力,我们需要通过干预塑造孩子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行为能力。
“行为可以应对两个需求,一是应情应景的现实需求,也就是当下需要什么我们就练什么,二是终身需求,也是任何一个人一辈子都离不开的长线需要。”
近期,郭延庆教授在大米和小米东莞南城中心开讲《动机操作与行为管理》,分享了他在谱系孩子问题行为管理以及如何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方面的最新思考 ——
孩子终生需要的五类技能
人生的每一个关键阶段,都有一些应情应景的需要,比如:为了适应小学和中学的生活,要拿出时间和精力提升学业技能以及相应的作业和考试技能……
在人生某一特定阶段,这个能力很重要,但是离开了这个阶段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就像中学学习的三角函数,曾经会,而过了这个阶段大部分人会遗忘。
但是,有一些能力在我们每个人生阶段都需要,也就是长期需要掌握的行为技能。
1、生存技能
生存技能分为三个阶段:自理、自立、独立。
自理:一般来说,孩子在6岁以前就要实现自理。没有人提醒和辅助,可以自发、适时地完成刷牙、洗脸、穿脱衣服、大小便、洗澡、吃饭……能坚持两个星期以上就叫自理。
自立:在这个阶段,没有任何人提醒和辅助,可以适时自发地胜任家庭、社区两个场所的常规活动,如去超市买菜、去理发店理发。
独立:能够用自己的劳动获取劳动报酬,以劳动报酬换取自立所需要的生活资本。
2、情绪管理能力
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以伤害自己、攻击别人、破坏东西这三类行为来发泄情绪。
在孩子3-13岁这段关键期,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练习获得情绪管理能力。
3、基础的认知能力或学业技能
这部分跟语言息息相关,离开语言的认知和表达,我们的孩子几乎寸步难行,所以,孩子要具备基本的语言认知能力,要让他理解我们的语言。
孤独症突出的问题是兴趣的偏离。一个是缺陷性偏离,听不懂他人说的话,没有参与过他人做的事;还有一个是表现性偏离,孩子如果听可以理解他人的语言,但是他眼耳鼻舌身没有用在大家都感兴趣的人和事 物上,没有关注到这些人和事,也就是状态跟不上。
孩子适应幼儿园、小学看两点 :第一个看能力够不够,第二个看状态跟不跟得上。能力不够就一对一的练习,通过到机构集中训练,快速补一补,或者边上幼儿园边给他做一些一对一的个训;如果状态不够,那就要增加关注。
4、助人技能
孩子怎么做到对他人求助的信号敏感?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他帮助别人的机会,并且帮助他成功地帮助别人,这就叫练习。而机会和练习只要多了,他就拥有了能识别并用行动回应身边人的求助。
家长若能在生活中不断设置机会,比如麻烦孩子递个东西,托孩子去购物时顺手买下指定物品。让孩子成为热心人,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尽可能多地帮助周围的人,不但能让他体验自身的价值与成就,还能收获他人的欣赏与尊重。
5、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打发时间,变得愉快、高兴,活得有意思。
如果孩子喜欢,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大量的接触,比如打球、游泳。 但是不要设定标准来要求他完成某种任务,如果有兴趣的东西也变成任务, 反而就失去了兴趣爱好这个根本了。
让孩子去接触这些兴趣爱好时,还要做到有管理的满足。比如孩子喜欢游泳,一周游几次、一天游多长时间,在不满足的情况下就终止,而不是等孩子讨厌了再终止。
也就是说,让需求的东西变成有效的强化物,有效方法是剥夺。如果他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这个东西,再有机会得到这个东西的话,行为可能性就会增加。
管理就是有条件的满足,有限的满足才能够产生需求。
1、不一定要把孩子变成社交达人,但如果连基本的社交都不参与,孩子就失去很多机会。
从操作上,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让孩子跟随常规、跟随集体,形成有效互动,进一步过渡到在这个环境当中多数人能做到的事情,如果孩子在这个环境中也能达到这个要求,他基本上就正常化了。
2、把握动机。
喜欢的事(like to )、热爱的兴趣(love to)是一种推动行为的动机 ,它能带来舒适和快乐,推动我们做更多的事。
必须做的事(have to)也是一种实际、有效的打发时间的行为方式 ,因为不得不做难以逃避。讨厌的事(hate to )是一种逃避的动机。
但是,hate to 也可以转化成like to或者 love to,比如,孩子扔垃圾时选择逃避,我们可以设置管理目标并发出指令:不能随地丢垃圾,以及丢了垃圾要捡到垃圾箱里去,帮助孩子过渡到不得不做这件事,在完成任务后给予正性强化。
3、发指令遵循四个标准。
日常生活中管理孩子,在发指令方面有策略,不是看到孩子出现问题就随意发指令,而是要遵循以下标准:能、易、短、辅。
第一个标准是,你的指令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
第二个标准是,指令不太难,如果是困难的任务容易激发逃避的行为,也就是问题行为;
第三个标准是,做起来时间不长,合情合理;
第四个标准是,可以辅助,也就是在“能、易、短”的基础上给他发的指令,如果他依然不配合,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方式辅助他完成。
4、帮助孩子形成自我行为管理,学会被拒绝,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5、建立让孩子依从的规则,只有依从才有可能有更多的发展,按特定程序给予孩子强化物,减少问题行为。
想和郭教授面对面交流吗?
想了解更多干货内容吗?
11月16日,郭延庆教授应邀来重庆了!!
大米和小米十周年巡讲——重庆站
《找对方法,助力儿童正常化发展》
活动地点
重庆江北区建新北路38号附5号世纪英皇1-7层
两江假日酒店3楼 重庆厅
您将收获:
●大咖主题分享,专业知识详解
●督导实操工作坊+督导1V1咨询+郭教授点评,为您指导建议
●精美互动礼品
惊喜互动奖:郭教授著作——《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
参与红包墙抽奖:赠课、购课代金劵、精美礼品(100-1000元不等)……
活动免费,名额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