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生活5-4】吳函恩/靠海,食海
有如「移动超市」的菜车,是马岗居民仰赖的日常补给站。图/吴函恩提供
似曾相识的濑户内风光
上午九点,菜车的大声公放送着台语歌,大声宣告:「买菜、买水果喔──」马岗的一天使开始了。
走向马岗活动中心前,菜车惯常停驻的位置,邻居叔姨陆续走出家门,围着菜车,边寻找想购买的食材边话家常,或提及在外的孩子要回来吃饭才多买,或请菜车老板帮忙张罗过几天拜拜用的供品,或分享近日海况及各自的海物收获。我喜欢趁机向村中的海女、海男学习四季的海如何运作。五年前还在城市上班的我,每天不分季节地在有空调的室内工作,「住海边」仅是不想面对现实时的美丽幻想,现在的「靠海生活」,有时反而很不真实。
与马岗的缘分从2019年10月开始,当时去了日本濑户内海艺术祭,搭船跳岛、骑单车游岛波海道,看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人文风景,内心充满无以名状的悸动,后来在这座极东的小渔村找到答案。
返台几天后的周末,参加了「岛内散步」举办的「马岗石头屋:传承百年的人海共生」深度导览活动,原来特地飞往日本看的风景,那些可爱的石头小巷、厚厚的防浪桥、让人心怜的街猫……这些统统与台湾如出一辙,就在儿时常走跳的东北角贡寮海边。
就连村民讲的话都一模一样:「我们这里没什么啦!没什么好看的,就是海啊。我们每天都在看。」我开始持续关注海洋议题,并参与马岗的地方活动,疫情期间兴起转换跑道的念头,就这样在许多志工及地方伙伴的协助下,在马岗留了下来。
临海的马岗仍留有许多历史悠久的石头老屋。图/吴函恩提供
恋恋马岗 源自贡寮童年记忆
那趟濑户内海之旅,虽说是开启与马岗的缘分,但那份悸动其实来自童年回忆。爷爷家在贡寮的龙门社区,在地人称为「旧社」,是个夹在双溪河与三貂湾(从鼻头角到三貂角的海湾旧称)之间的小山城。我从出生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四岁才被爸妈带至台北上学,不过一直维持着有逢年过节及连假救回贡寮的习惯。
龙门是沙丘地形,村内的巷弄上上下下,是许多孩子的秘密通道和基地。延绵三公里长的金黄沙滩更是我们的私人海滩,不用走到福隆海水浴场去人挤人。
早晨菜车放送的台语歌、夏天冰箱里定会有奶奶准备的石花冻甜汤(我家是白糖水派,现在很多是用冬瓜糖水)、冬天吹得窗户咻咻叫的东北「鬼」风(台语的「季」发音很像「鬼」),这些是从小对贡寮爷爷家的印象,同时是这几年我在东北角海边的生活日常,原来绕了一圈,我又回到儿时长大的海边。
吴函恩初次到马岗时,见识到海女陈罔市阿嬷在潮间带采集的绝活,深受感动。图/吴函恩提供
四时海物 滋养渔村日常
不过,马岗的生活有个部分很不一样,就是海岸环境。东北角大部分是岩石海岸,像龙门这样的沙滩反而特别。岩石海岸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藻类附着生长,在马岗、莱莱更是一大片的海蚀平台,从古至今有着丰富的海洋采集文化。
尽管从小吃石花冻长大,却是到了马岗才知道,原来石花菜是人工从海岸采集而来。随着四季,海会带来不同的海物,最具代表性的除了夏天的石花菜,还有秋天的发菜、冬天的紫菜、春天的鹅仔菜,同时有许多螺贝、虾蟹、海胆、石蚵仔等。村里的海洋采集者,后来被冠上「海女」、「海男」的称号,在不同节气中运用不同的「家私」,以自身的能力向海讨生活。
这种「靠海吃海」的生活方式甚少为人所知,也鲜少有文字纪录,加上村子人口老化严重及海洋环境的改变,这些文化恐怕很快就会消失。因此,在地的伙伴们推出了海女导览,深受吸引的我,也开始参与导览、田野调查及海物纪录等相关计划,除了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在地的海洋采集,也期待能传承这样独特的海洋文化。
过往想像海边的生活是无敌海景和蓝天白云,真正住到海边后,才认清自己认识的海实在太表面。
在马岗的这几年,尽管学习了许多海知识,以及面对自然的谦卑,却依旧不足。春夏秋冬看似不断循环,每一季、每一年仍有新的挑战。东北季风的季节已然到来,海况严峻的东北角海域,不论是出海捕鱼或海边游憩活动渐渐进入淡季,但马岗居民则正要忙碌,因为海菜来了,期待今年是丰收的「好菜冬」!
吴函恩现在是「曙旅文化工作室」负责人。图/吴函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