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智库论坛》「和平宣言」的再历史化(钟乔)

俄乌战事以来暴露出西方民主霸权的真面目〪(示意图/shutterstock)

俄乌战事以来,西方媒体在国际新冷战的局势下,以一种全然逆反文明现代性的自我定位,视媒体客观或中立化为敝屣,丝毫不遮掩地露出冷战年代,污名化苏维埃社会主义的政治惯性,火力全开遣责普丁发动战争〪最后,并以助长西方霸权的「政治正确」性,展开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岂料,只更暴露出西方民主霸权的真面目〪

战事仍在乌克兰境内发生,并导致数以百万计平民流离失所的当下,我们回头要问:谴责战争;更应追究战争何以发生。如果不是北约东扩,并不理会莫斯科的警觉与抗议,何来借由举兵入侵,发动战事的内外原因?尽管俄乌关系有别于两岸关系,这追究,何尝不是一项严苛的提问!在追问着当下的我们:为何台海会陷入空前的危机状态?佩洛西访台,紧接着《台湾政策法》在阳光下密谋〪表面上,以泡制民主自由对抗共产专制为名,实质上,却是复制冷战意识形态的新冷战两手策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二战以后,以人权为名,在全球发动的战争,只能以罄竹难书来做为比喻,是事实且非形容性的叙述〪

地缘政治与进步思维连结成的辩证铺陈,通常有助于理性对待发展中的政局〪当选战污名化口水战满天飞的当下,选举只证实了两件事;一、资源掠夺,二、扣紧红帽;在台湾这几乎与美国同步发生,说穿了,一点也不难想像,便是大家熟悉的「亲美反中」〪这可以千真万确被分析为,台湾对于冷战意识形态清理之缺席,就即便当年说出:「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福山已改口他的固化思惟之际,跟随美式选举政治的台湾选举,一旦选战出现危机,便操作「中共同路人」的低水平手法〪

最近,《联合报》刊出的一则问卷,在「抗中保台」操作令一般民众心生反感之际,呈现了:不满意蔡英文总统处理两岸关系表现的民众攀升到五成三,负评较第二任首年增加13个百分点;八成三民众认为两岸有必要继续维持沟通管道。

两岸沟通管道如何持续存在?过去存在的管道,已经在美国以台湾作为代理战争政策的虚掩实为下,朝着负面方向倾斜〪这催生「海潮智库」以和平公投作为诉求,在公投说明中提出:「关于和平,有谈才有和,和平是需要谈判才能促成。为了取得台湾民间最大共识,拟议以「国是会议」的机制,组成谈判团队,与大陆政府进行和平谈判。」「此外,设定『国是会议』中,女性代表应过半,这是相对进步并具有突破性的主张。」

这项和平诉求,让我们回想起台籍进步作家杨逵;1949年,他在台湾内受戒严前夕军管箝制,外受冷战思维包围下提出的:符合西方霸权利益的「台湾地位未定论」之际,针对台湾局势,真诚高声呼吁「和平宣言」,却换来12年牢刑〪

「和平宣言」提出的前两项主要诉求,至今非只未显过时,且符合时局:第一,请社会各方面一致协力消灭所谓独立以及托管的一切企图,避免类似「二二八」事件重演;第二,请政府从速准备还政于民,确切保障人民的言论、集会、结社出版、思想、信仰的自由〪前后一、二项,互为因果;也呼应了国际新冷战局势下,美国对台干预的「台湾政策法」中的诸项条列,导致兵凶若四面楚歌的危机〪例如,军事接管与数位中介法,再次地证实,一味听命于美国的执政党,名为保障安全,实为兵焚,即玩火自焚而毫无自觉〪

历史,经常只是时间的过往,这是面对历史的怠忽或短视;更有甚者,则利用局势窜改历史,这在当下以「本土化」为名,移花接木历史事实的案件,不胜枚举〪因此,记忆,特别是具关键性张力的共同记忆,例如两岸和平的追求,则有「再历史化」杨逵「和平宣言」的必要性与必然性〪让历史,成为具有进步意识的记忆,非仅时间的回顾〪

杨逵的这纸宣言,标示反对帝国霸权入侵台岛的立场,无比鲜明;再有,便是台湾的和平,要建构在泯除省籍矛盾,和平共处上,进一步延伸为保障言论自由〪回顾至此,像似时空重返,从这样的脉络下来,杨逵的最后呼吁,便倍加贴切了〪他说:「因此,我们希望,不要再重武装来刺激台湾的民心,造成恐惧局面,把此一比较安定干净土以战乱而毁灭。」

从1949年杨逵的「和平宣言」到2022年「海潮智库」的「和平公投」,脉络深切如根如茎如干如叶如树〪殷切提问:民间力量不可失,有谈才有和,反对外来帝国霸权干预两岸和平,更重要的是,女性代表超过半数〪

性别平等固然是核心命题与意识的提点;其实,千百年来,女性作为母亲的实质与象征,在文学、诗歌、戏剧与电影中,都根实着令人动容的生命情操〪杜甫在他的诗作「石壕吏」中,为后来的千千万万人,示范了母亲与反战的动人诗魂〪这以叙事诗手法完成的诗行,可以比拟作一部动人的纪录片电影〪镜头缓缓移动,来到一个长镜头的定格:诗人「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一点都不难理解,同与李白避祸安史之乱的杜甫,这个夜晚亲眼目睹抓夫的场面〪他继续写着,他来到一位老妇家,年迈的丈夫匆匆想逃出门去,老妇却挡在门前,对着来抓夫的兵吏说了以下诗行:「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译作白话,无疑异常生动〪说是:「三个儿子全去防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捎回书信来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

多少战乱带来的生离死别,在这首诗中一览无遗〪当诗句如纪录片般收尾时,诗人写了4句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回想暮投村庄时,老翁与老妇双双接待;隔夜,登程逃难离开夜宿之家时,只能与老翁辞行,暗示着老妇已代夫被抓,突出了悲剧的结局。影像几乎无语,可以沉默,却早已绵延在世人反战的时空中〪

杜甫以一首诗来铺陈一段反战纪事,时空早已超越限定的时间范畴;这同样发生在希腊导演 安哲罗普洛斯在《悲伤草原》这部经典名片中〪我们可以用「母亲,无语所问的苍天」作为纲要提示:内容诉说:希腊历经法西斯与左翼游击队内战烽火〪

影片最后:内战,何其残酷;母亲,缓缓仰起的身姿,问着苍天…〪

水,如何成为诗意的譬喻?无声中,这样追问自己时,河的倒影里,浮现了一张母亲的脸孔。她泣声呼喊,无力地趴伏着的上半身,跟着她绝望的侧影,费尽气力地往上缓慢仰起,但已无法,因为几乎的气绝。

躺在她身旁的是:她一对双胞胎儿子其中的一位,因为参与内战中的左翼游击队,被政府军射杀在一片浮舟般的废弃房板上。他,死了。死亡,在母亲噤默的探问中;终而,转作天地间刹那的崩裂。

这是影片的最后一个画面。

很多人相信都印象深刻:安哲罗普洛斯(Angelopoulos)的《悲伤草原》(The Weeping Meadow),又或译作「悲泣的草原」。我总觉得,「悲泣」有一种伤痛欲绝的贴近。只是,这贴近,令人感到无比残酷、无比无言与深深呼吸中的静默。

作为导演,他追究战争;更追究战争何以发生。这追究,何尝不是提问!在追问着当下的我们:如何坚拒帝国霸权下的代理战争政策,在岛屿发生;进一步,达成两岸和平的追求!

这部经典电影,何尝不是杨逵「和平宣言」的再历史化呢!

(作者为诗人、文化动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