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官校携手中山大学 研究登国际期刊

海洋浮游动物研究须在不同海域、不同深度进行海水采样,透过分/萤光度计获得相关数据。(记者孙建屏摄)

采样的海水经过干燥过滤后,才能进一步称重计算藻类生物量。(记者孙建屏摄)

施咏严带领海官学生参与跨校际研究,扩展学生视野,为海军培育第一等人才,奠定厚实根基。(记者孙建屏摄)

国立中山大学洪庆章教授与海军军官学校应用科学系系主任施咏严副教授携手组成跨校、跨国研究团队,证实海洋浮游动物代谢的「粪粒」,可透过食物链让大量的二氧化碳储存于深海,整体海洋碳移除量,占全台年碳排34.5%,潜力惊人,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期刊「海洋污染公报」(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获肯定与重视。

团队成员除洪庆章外,另有来自美国、斯里兰卡与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海洋事务研究所,以及台湾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研究所、海洋环境资讯系等学者,海军官校则由施咏严带领学生刘恩齐一同参与。

该篇论文通讯作者施咏严指出,研究统整洪庆章教授团队自2006年至2020年横跨15年的颗粒态有机碳通量(POC flux)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揭示台湾周边海洋性蓝碳扮演着二氧化碳移除的重要角色,这也是首次对台湾「自然碳汇量」进行全面性盘查。

施咏严解释,海洋蓝碳才是占地球面积最大的固碳高手,而真正吸碳高手是肉眼看不到的大量海洋浮游动物,也概括所有海洋生物的死亡颗粒及「粪粒」,在光合作用、食物链与代谢等作用下,间接将微藻转换为颗粒有机碳,沉降至深海或海底沉积物中,可储存达数10年至数百年以上,是蓝碳重要的「生物帮浦」。

施咏严说,台湾二氧化碳年排放量2亿8000万吨,自然碳汇现况,森林碳汇、海洋沉积物碳汇及海洋蓝碳的二氧化碳年移除量分别为2150万吨、4210万吨及9680万吨,其中,海洋碳汇每年移除约占年排放量的34.5%,对台湾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关键作用。

此外,研究论文也指出,为达成碳中和,应加强对台湾陆地与海洋碳汇的测量,同时加速采取去碳化能源策略,如减少使用石化燃料、推广电动车、再生能源及氢能技术等,并强调未来政策应纳入更多创新技术,如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存储、造林、森林复育、生物炭、大型海藻养殖及海洋碱度添加等,以有效达成政府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