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布林肯访华 被追讨「尾款」(雁默)
图为4月24日布林肯在上海外滩视讯画面。(美国驻中大使馆微信视讯号)
布林肯于一年内二度访华,然会前没有任何观察家对中美关系的进展报以任何期望。对于拜登政府强调的「管理竞争」,最贴切形容是「在美国大选前维持中美关系稳定的假象」,这是中美双方当前的愿望。
然而,即便是保鲜期这么短的愿望,按当前形势,恐怕也不易维持。
美方不希望在欧洲与中东两个战争包袱下让台海升温,致使拖累选情的包袱变成不可承受之重。中方则不希望美国在大选中让反华议题成为竞选主轴,致使两个参选人飙车抗中而损及中方实质利益。
然而,虽过度刺激中国会对选情适得其反,但拜登也毫无可能在中国议题上示弱,因此改为在南海与东海搞事,以防止共和党在台湾问题上死咬不放。
当前,北京在「美日菲合作」议题上并未发动强力的反制措施,显然是严肃看待,不想仓促还手,反而给予两个总统参选人刺激选情的杠杆,因此有必要先找布林肯来华给个说法。
此外,中方也在意华盛顿以国家安全之名阻止美企投资中国,以及限制对美出口高科技产品这两档事,因为北京力图在今年恢复经济活力。
中美斗争若在今年过于激烈,不利于北京维稳经济,也不利于拜登选举,这就是双方「管理竞争」的主要考量。而众所周知,拜登是出了名的说话不算话,为了不在中国议题上示弱,频打擦边球违反去年「习拜会」所达成的「旧金山愿景」,于是乎才有了布林肯的二度访华之行。
换言之,布林肯这次访华,从北京的视角看,就是要你负荆请罪来解释的,而华盛顿虽然自知理亏,却不能服软,所以行前再度操弄「中俄合作」,「产能过剩」等议题企图垫高自己的谈判筹码。
大国博弈,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这次就是北京追讨两造达成交易后,美方还没交付的「尾款」。此一「尾款」,基本就是华盛顿在美日菲与中导问题上的挑衅,当然也包含贸易与技术围堵问题。
北京不会天真相信美国会努力达成「旧金山愿景」,但此一愿景现在成了中方讨债的借据,这才是习近平去年愿意会晤拜登的「伏笔」,中方日后算总帐都已有凭有据。
距离投票日只剩约半年,现在找布林肯访华「对帐」正是时候,倘若华盛顿摆烂赖帐,接下来半年北京就不会在台海、东海、南海上客气,势必让拜登陷入更为复杂的选情。
相对于上一次布林肯访华,台湾问题是核心重点,这次王毅并未特别强调台湾问题,可见北京对华盛顿当前处理台湾问题的模式不满意却还勉强能接受。不过,「旧金山愿景」所实现的暂时性稳定,其保鲜期只到美国大选当日,明年就是另一番情景,一切都要重新再来。
换言之,在最好的状况下,台海稳定也可能只有今年,明年等着我们的就是风高浪急。
从第一季的贸易数字看,中国大陆的经济正在复苏,房地产问题已摆脱金融崩溃危机,因美国升息而产生的汇率跌幅,远不如东亚其他国家高,北京甚至有余裕降息以刺激经济,在在说明中国在本年度的GDP应可达标。
只要经济企稳,北京就有底气面对明年之后的挑战,因此当下展现了一定程度的战略容忍。不过,这不代表今年拜登有很大的「反华空间」,把布林肯叫来「训话」,就是北京释放反制的预告。
同样地,北京也不会对「马习二会」投以过高的期望,但在「台海稳定」的立场上,习近平务求站在道德高地,以作为日后「被迫掀桌」的资本。
根据个人观察,北京愈是温言软语,代表形势愈是严峻,这是为未来任何可能的意外所提前布置的「道义防线」。
对布林肯而言,此行只需要弄清一件事,北京的忍耐是否已到极限。不过,布林肯可能会误判形势,因为新保守主义者傲慢地认为,访华的目的就仅止于「访华」二字,此行只是为开会而开会,走个形式,给中国一个面子就能在自己认知的「安全区域」里为所欲为。
考虑到大陆民情因多种因素而不稳,而北京事实上的施政重点是稳民心,因此,如果拜登于中国议题上再不知节制,后果将难以逆料。(作者为专栏作家)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