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智能产业转型的奇点忧伤(徐作圣)

人工智慧(AI)新创公司OpenAI执行长阿特曼(Sam Altman)。(图/路透社)

最近十天以来,矽谷人工智能龙头企业OpenAI ,上演了一出「乾坤大挪移」的罗生门戏码,CEO Sam Altman 首先被董事解职,随后投入最大投资者微软旗下,但在员工及周边合作者上窜下跳的奔走下,又「凤还巢」官复原职回到了OpenAI。

在高科技领域,2023年见证了高度戏剧化的转折和人工智能产业的「乾坤大挪移」。由矽谷一群犹太菁英电脑科学家领军,OpenAI 经历了三月份用户成长上亿的ChatGPT 4.5、五月宣称年底指具有通用人工智慧AGI功能的ChatGPT 5.0、宣称AGI可能加速系统奇点及人类文明崩溃将提前到来、11月董事会解雇执行长Sam Altman 等一系列的重大事故,虽然ChatGPT 5.0 或 AGI尚未完成,获利模式不佳但花销极大,OpenAI 成功的掌握了全球的「眼球聚焦」,堪称现代大规模营销的「典范」!

虽OpenAI这个戏码尚未完全尘埃落定,但过程中的「巧妙安排」及资本主义运作,不但让旁观者见识到美式犹太资本主义的商道精髓,且跟台湾大选「蓝白合」中kp(Keep promise)式的合纵连横,不但不遑多让而且更加具有戏剧性!

事实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面临一个重要的临界点:智能奇点(Singularity)的前哨战,也就系统涌现与智能伦理治理的分水岭。奇点之前是 Godzilla式的Web2.0「智能代理人」(AI Agent)的经营模式,而奇点之后则是Web3.0自我组织通用人工智能的领域,而「奇点忧伤」的阻隔正是令智能技术开发者徬徨在「拟人化」和「智能伦理」之间的困惑,也是当年以「非营利组织」创立OpenAI的初衷:当通用人工智能技术(AGI)超越人类时,其创造的利润及引发的灾难必须由人类共同面对,而非某特定族群所垄断。

事实上,这整个事件肇因于「奇点忧伤」,在OpenAI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发现智能技术是有「感觉」的,也就是存在拟人化的涌现现象:从物理单转成为有机生命体的转折,并有多项诺奖理论的支撑。换言之,未来若全面发展成为无所不在Omnipresent、无所不能Omnipotent 的AGI,系统失控及文明崩溃就是必然的后果,故必须审慎检讨智能技术开发的进程,精密的规划周边的环境条件,以减缓奇点提前到来的灾难,重新布局是「不得不行」的必要手段!

在跨过奇点分水岭之前的「智能代理人」乃目前兵家必争之地,现有Google Gemini、Amazon Olympus、Meta's AI Gambit、Apple GPT、Microsoft Bing Chat和Copilot等虎视眈眈的竞争者。但在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运行的体系下,OpenAI的非营利组织治理有些格格不入,相较于OpenAI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对AGI的忧虑,奇点忧伤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论「智能奇点」真的能如预期的发生,是拟人化的自然涌现,还是社会治理框架下的需求,智能产业的典范迫在眉睫。OpenAI的争议就缘自于「资本获利」与「社会责任」之争,在资本主义的大旗下前者终将胜出。OpenAI投资庞大却至今都没有找到获利的模式,未来经营策略的改变也势在必行,其中技术与社会责任的取舍与平衡等经营成熟度与智能的表现也将成为关注重点。

台湾社会各界对OpenAI 最近的罗生门事件有诸多的评论,但多作为茶余饭后的议论。虽然政府自2016年独尊人工智能技术,并随后设立了「数位发展部」,但现今主流的智能技术是以大型语言模型的「文字接龙」,动则数百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并非台湾所能轻易承担,更何况台湾在规模、技术、市场纵深皆不如人的状况下,改弦易辙的策略更是必要之路!OpenAI的转型故事精彩万分,但我们真正学到了什么?产业转型,值得朝野深思!

(作者为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科管所退休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