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总统选举结束后最应该做的事情(陈复)
2024总统、立委大选13日结果揭晓,民进党的候选人赖清德(左)赢得总统大选,在支持者的欢呼声中,赖清德和副手搭档萧美琴(右)上台,在漫天飞舞的纸彩中,向所有的群众挥手致意。(黄世麒摄)
总统选举已经落幕,由赖清德当选第16任中华民国总统,这次选举相较于历届选举,过程相当平和,只有激烈且尖锐的政治攻坚,没有任何人刻意营造流血或突发的政治事件来得利,诚然可谓台湾民主政治的一大胜利。如何解读赖清德的当选呢?有三个角度可反思:
其一,这反映出外部因素始终是总统选举的关键抉择。赖清德不论在担任立委、台南市长、行政院长与副总统任内,都有很多值得检讨的政绩,但依然有超过4成的选民愿意投票支持他,这显示出这些选民对于中共可能武统台湾的恐惧与反对心理,只要武统台湾的威胁一日不去除,民进党就会是持续得利的阵营。
其二,这反映出蓝营的基本盘已经严重老化甚至松动。尽管国民党在区域立委与不分区立委的表现不俗,但因为对国家定位的论述已经受到绿白两大阵营的严重夹杀,即使基本盘都回归,展现难得的团结气氛,都无法阻挡赖清德视中华民国如神话或灾难,可见这30年来的教育改革已经根本质变台湾人的自我认同。
其三,这反映出年轻人已经一面倒正在放弃蓝绿阵营。不论蓝营如何的呼吁,柯文哲都不愿意「蓝白合」,坚定要迈往自己心目中改革台湾政治的道路,更有大批年轻人声称「只要阿北不放弃,我们就不会放弃」,不论柯文哲所谓的改革蓝图究竟如何模糊,都显示出这些年轻选民的心声就是讨厌蓝绿两大政党。
这三个角度都属于民心向背的情感层面,意即人民反对共产党的武统,厌倦国民党的陈腐并期待民众党的号召,三股能量的汇聚,由于民众党只是响应柯文哲的一人政党,但柯文哲本身的弹性与百变,善于观察环境做出最有利的决策,其不太可能跟国民党在立法院合作,而更容易转回跟绿营合作来取得利益最大化。
但年轻选民本来是因讨厌蓝绿两大政党而选择柯文哲,难道就会因此继续无条件支持柯文哲的任何决策,借此期待他徐图大举,4年后再来选总统吗?这点不无可能,但同样会有些年轻选民开始反思:或许大家不应该盲目支持柯文哲,但问题的症结在于究竟该怎么做会对未来台湾最有利呢?
国民党要有再当8年在野党的心理准备,这不见得是坏事,而该盘整自己剩下的各种资源,尤其要看见台湾社会正在隐然撕裂成「台湾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主义」对决的处境,当前年轻人已对何谓「中华文化」产生最根本的质疑,当「礼义廉耻」都不再挂怀于心中,中华民国依存于台湾的地基又在哪里呢?
从这场选举来看,或许有人觉得战争与和平的这一条线已经跨过去了。但我们不能怀忧丧志,只要我们对于中华民国还有情感,就不能不立基于台湾这种中西会通的生活经验,对何谓中华文化构筑更具前瞻性的观点,从而勾勒出对台湾未来与两岸前景更具有可行性的蓝图,这是选后有识者最应该展开的工作。
(作者为国立宜兰大学博雅学部教授)
※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