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废弃物吸管稳坐前三名 荒保会组「噎」诞树吁环保
荒野保护协会公布净滩捡拾垃圾量数据,发现塑胶吸管已超越塑胶提袋,呼吁大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吸管。(王思慧摄)
每次净滩民众都会捡到多支塑胶吸管。(荒野保护协会提供)
今年初环保署「扩大限塑」,针对全台约8万家小型零售业,要求不能免费提供一次性塑胶制品,虽然塑胶提袋减少,但塑胶吸管仍没有减量。荒野保护协会今(17)公布净滩数据,塑胶提袋数量比例降到14年来的新低,但塑胶吸管却逐年增加,连续3年稳坐台湾海洋废弃物数量第三名。荒保会将万支吸管组成「噎」诞树,呼吁大众一起做环保。
荒野保护协会响应国际净滩行动(ICC),今年净滩数量有248处,净滩长度长达8万5815公尺,清扫垃圾更有4万961公斤;在海洋废弃物统计部分,第一名是宝特瓶共4万6976支,其次为塑胶瓶盖4万3733个,第三名塑胶吸管3万6660支,再来依序为玻璃瓶、烟蒂、外带饮料杯、塑胶提袋、免洗餐具、渔业浮球浮筒、渔网与绳子,前十名就占整体海洋废弃物数量比例达82.9%。
根据台湾ICC净滩行动的海洋废弃物组成分析,其中塑胶比例高达90.9%,玻璃占6.4%,金属占1.4及纸类站1.2%。在用途方面,与饮食有关的一次性废弃物高达77.1%,其中有63.8%跟饮料有关、13.3%跟食品有关的废弃物,渔业废弃物约11.3%,烟蒂与打火机8.2%。
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长刘月梅表示,在2008年塑胶提袋达到海废物数量比例的高峰27%,不过今年塑胶提袋比例降至5.7%,代表今年初环保署开始的扩大限塑政策有成效,让净滩捡到的塑胶提袋数量变少。
海洋守护专员胡介申说,尽管塑胶提袋变少,但吸管却逐年增加,台湾一天丢弃800万支吸管,一年就有30亿支。甚至在海洋废弃物数量比例中,从2016年开始出现「死亡交叉」,2015年时塑胶袋比例为10.4%,塑胶吸管是9.3%,但2016年塑胶吸管占9.3%,就超越塑胶袋的8.8%,今年塑胶吸管更是达到12.8%,远超过塑胶袋的5.7%。
环保署废管处长赖莹莹表示,环保署有针对一次性产品制定减量里程碑,包括限用、扩大限用及禁用三个阶段,现在吸管在2020年前为限用,会继续推动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