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给你分享食物时,你是怎么做的?
“这孩子咋这么自私呢?还玩假的。”
表妹皱着眉头,无可奈何地看向儿子凯凯。
五分钟前,发生了一件事:
凯凯主动把手里的饼干跟妈妈分享,表妹也没客气,直接就把饼干塞进了嘴巴,嚼了起来。
凯凯:“你真的把我的饼干吃完了,哇哇……”
表妹有点懵:“这不是你给我吃的嘛,怎么还哭了?”
凯凯边哭边说:
“我给爷爷奶奶吃好吃的,他们都会还给我,还夸我是爱分享的好孩子。”
表妹一脸苦笑:
“那你是做样子啊,不是要真心给妈妈吃的啊?”
凯凯:
“爷爷奶奶说,大人不能吃小孩子的东西,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表妹看着凯凯,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教育。
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
凯凯3岁,表妹工作忙,从小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帮忙照顾。
由于家里就这一个孩子,老人不知不觉就想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留给孙子。
当凯凯主动跟他们分享食物时,他们总是谦让,让孩子吃独食,家长教育的前后矛盾,也导致凯凯认知的错误,觉得所有好吃的都该是自己吃。
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边希望孩子不自私,一边又做着让孩子不懂分享、害怕分享的事。
除了拒绝孩子分享的食物,一些不当的做法还会让孩子陷入心理误区。
1.强迫孩子分享
“你不跟别人分享,就是小气、自私。”
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分享”都是被迫的,甚至被人用“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之类的言语绑架的话。
2.强求大孩子让着小孩子
碰到孩子抢夺物品时,家长通常的处理方法会要求大孩子让着小孩子,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3.抢走孩子手里的玩具给哭闹的那个
家长看到孩子哭闹,为了止住哭闹,会直接上手抢走孩子手里的玩具给哭闹的那个孩子。
虽然家长一边教育孩子分享,但却又没有教会孩子什么是真正的分享。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会不到分享的乐趣,还会背负精神上的压力。
长此以往,面对分享,有的孩子会强烈排斥,有的孩子甚至会不敢为自己的“权利”出声。
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
分享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让外人对孩子的评价是大方、不抠门,而在于让孩子能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来的快乐。
它包含着宝贵的平等和博爱思想,是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
因此,好的分享教育是让孩子明白分享的意义,而不是假客套,更不是被强迫。
1.分享要基于自愿
分享是一种美德,但是应基于自愿的原则。
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他的物品权理应得到尊重,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果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快乐,对结果也是满意的,他也会逐渐养成“分享”的品质。
2.分享要引导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孩子把自己最心爱的物品与人分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
由于这种认识的误区,导致很多父母强迫孩子把自己最喜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
其实,别说孩子,就是我们成人,把喜欢的东西给别人也会不开心,被迫把喜欢的东西给别人,也会愤怒反抗的。
如果我们想要教给孩子这个分享的行为,引导往往比强迫更有效。
比如,引导孩子互换玩具,学会“轮流”、“等待”的规则。
比如,当孩子不愿把手里的饼干分给别的小朋友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如果别人手里有饼干,不给你吃,你是不是也很难过呢?”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使孩子从小了解社会规则”等,也是分享教育的内涵。
3.分享不要随意贴标签
当孩子不愿分享时,家长会觉得孩子自私,于是喜欢给孩子贴上“小气” “自私” “霸道”的标签。
孩子不像成人,面对不喜欢的事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往往更直接。
孩子小的时候,他们自我概念的建立是源于身边人的评价,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那些标签。
我们只需理解、接纳孩子的不愿意,为他们创造分享的愉快经历。
李玫瑾教授曾讲过自己教育女儿的经历:
一次,李教授带着年幼的女儿去爷爷奶奶家,吃橘子的时候,李教授剥了个橘子,让女儿把橘子分给爷爷,女儿有点不愿意。
李教授说:你不去给爷爷,那你也吃不了了。
这时候家里的姑姑拉着小姑娘的手:“我们给爷爷送过去”
爷爷吃了橘子,高兴地亲了小姑娘一下,后面李教授又让她送了瓣橘子给奶奶、给爸爸、给姑姑。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李教授又剥了个整的橘子给了女儿,奖励她的分享行为。
很多家长会鼓励孩子和同伴分享,其实,孩子最初认识分享、学会分享是与最亲密的人分享而习得的。
所以,在家里,我们要尽量多给孩子提供分享的机会,并开心接受孩子分享给我们的物品,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孩子也渐渐地理解分享的意义,并将这美好的品质“自然”地根植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