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区面积过去十年翻了近一倍,吃下人口和GDP双份红利

2023年,杭州人口逆势增长,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

2月26日,浙江省统计局发布2023年人口主要数据公报,2023年末该省常住人口为6627万人,与2022年末常住人口6577万人相比,增加50万人。其中杭州年末常住人口达到1252.2万人,比前一年增加14.6万人;宁波和温州则以969.7万人和976.1万人紧随其后,逼近千万人口大关。

“杭州人口的增长与其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有关,杭州可以说是长三角地区除上海外最吸引年轻人的城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德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的采访时,如此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会长罗守贵则认为,在去年全国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杭州人口能够逆势增长,实属不易。

两万亿俱乐部的产业扩张

统计数据显示,与浙江省内的其他城市相比,杭州过去12年来常住人口增量和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

在今年1月的杭州市两会上,杭州市长姚高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杭州城区人口突破千万,实现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大跨越。2023年,杭州经济也实现了从“1万亿方阵”到“2万亿方阵”的跃升,成为全国第八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城市。

罗守贵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人口的变化与经济息息相关。“人口增长表明这座城市有足够的就业机会,能够吸引更多人。如果不把经济搞好,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那么吸引人才也无从谈起。”

罗守贵说,城市规模的扩大会带来棘轮效应,即城市越大,其产业越多元化,这座城市也越不容易发生衰退。

2015年无疑是杭州人口规模增长的关键节点。这一年,杭州在开年大会上部署“一号工程”,提出将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推进56项智慧应用。这其中,物联网、电商、云计算和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数字内容等概念频频被提及。也是在2015年,杭州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杭州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75亿元,同比增长8.5%,占GDP比重达28.3%。今年,杭州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目标设定在了7.5%,并计划将集成电路产业营收提高到800亿元以上。

王德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以数字经济为例,信息经济中需求的许多岗位都对人才有较高的需求,需要更多高端人才输入。2023年3月,杭州市发改委社会发展与改革处处长范诗武和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的博士李杨也在期刊《浙江经济》上发表文章指出,杭州正强化产才精准对接,助推产业持续升级。文章举例,杭州正发挥阿里巴巴、本站、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引才主体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度,引进培养一批本行业、本领域内的创新领军人才,并形成精准引才地图体系。深入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115”引进国(境)外智力计划等人才计划,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招才引智工作站等载体作用,积极构建产业人才地图。

“近年来杭州房价有所下降,加之大量民营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杭州因此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王德说。

2017年,国内多个城市纷纷出台落户政策,开启一场“抢人大战”。杭州于2017年发布新政,对45周岁以下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及35周岁以下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人员放宽了落户门槛。此后,杭州又多次对人才落户政策进行调整。去年7月,《浙江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2023-2027年)》正式施行。其中提到,杭州市城区将逐步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在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上再度向前迈进一步。

杭州在人才储备上存在先天不足,全省目前仅有浙江大学一所“双一流”。范诗武和李杨在文章中也提到,杭州高学历人口储备不足,学历结构有待优化。文章指出,2021年末,全市本专科在校生46.6万、研究生在校生8.46万,而广州、武汉等同类省会城市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总数均超百万。这一数字在2022年突破了50万,但是仍与百万相去甚远。

不断扩大的杭州城区

许多上了年纪的杭州人或许还记得自己曾经对城区的理解,局限于现在上城区和拱墅区以及西湖区的部分区域,面积不超过500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初,杭州城区人口仅有91万,在全国甚至排不进前20。新世纪以来杭州的发展让许多人咋舌。

21世纪初,杭州的市区面积仅为683平方千米。2001年,萧山、余杭撤市设区,杭州城区面积扩大到3068平方千米。2014年,富阳也撤市设区,杭州城区面积再度扩容,达到4876平方千米。随着富阳被并入城区范围,2015年,杭州城区人口突破500万,首次跻身全国特大城市。

2017年,占地超3000平方米的临安撤市设区,杭州城区的面积突破8000平方米大关。2021年,杭州再次调整行政区划,老杭州市中心的下城区和江干区被撤销,下城区全部并入拱墅区,江干区则大部分并入上城区。随着这一轮最新规划调整,杭州目前城区范围是8289平方千米。中心城区人口缩减,向周边城区外溢,杭州整体人口密度和产业比例也更为合理。此轮调整前,杭州核心上城区仅覆盖26平方公里;调整后,上城区扩大为122平方公里。

另一个主导杭州人口崛起的原因无疑是国际重大活动和赛会的举办。2015年,杭州成功申办了于2023年举办的亚运会。次年,G20峰会落地杭州。此后,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持续放大“一城一地一中心”的系统效应,即打造国际“赛”“会”之城、构筑产业国际化高地、建设国际重要交往中心。

G20峰会和亚运会的举办带动了杭州的基础建设,也吸引了更多外省人才的目光。2020年前,杭州共有4条地铁线,覆盖131公里。而在亚运会前,杭州已有12条地铁线路,总长覆盖达516公里,并实现了10城区全覆盖。与此同时,杭州地铁还与绍兴地铁、杭海城际铁路接轨,通过地铁通达绍兴和嘉兴海宁。

千万人口带来的挑战

城市规模的扩大与人口的发展逻辑并不相悖。不过王德认为,杭州在追求城市发展的同时,不应过度强调人口规模,更多的人口也并不与更多的机会对等。他告诉记者,2015年杭州进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时,曾考虑将1200万人口作为20年的发展目标,如今却提早10年就完成了。

“杭州近两年人口增速放缓,趋于稳定,也应该看到其背后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王德说。

2015年,杭州常住人口901.8万人,位居全省第二。此前几年,杭州常住人口增量连续多年不超过5万人。2015年和2016年,增长趋势开始显现,杭州常住人口分别增长12.6万人、17万人。到了2019年,增长更是达到了55.4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并跨上千万人口台阶。近三年杭州人口增长有所放缓,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增长26.8万、17.2万、14.6万。

人口的高速增长也给城市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挑战。

杭州市总土地面积达到1.685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则占到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而在这其中,城区人口超过千万,意味着在其他地区,仅仅分布着200万人左右。杭州的人口分布呈现出不均匀,在市区较为集中,地区之间差异较大。范诗武和李杨在2023年3月发表的上述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一问题。

罗守贵也表示,自己常去杭州调研,然而这座城市的交通拥堵让他十分头疼。他表示,城市有着枢纽和孵化两大重要功能。一座大城市,应该成为周边地区的交通、信息、资本、人流等各类资源的枢纽,而当这些资源汇聚,其所产生的各种交互便是一个城市的孵化功能。

“一座大城市需要更多具有辐射性的、可以服务本地以外,乃至全国或全球的功能,阿里巴巴或许可以算一个,但是杭州在这方面仍有进步的空间。”罗守贵说。

王德则认为,未来杭州的发展可以从更大空间来统筹协调,以“杭州都市圈”来规划人口与产业,包含周边绍兴、嘉兴、湖州等城市,人口的增长应该在都市圈层面实现,而非让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杭州未来的增长,应该既保持有其特色的人居环境,又保持经济的发展。”王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