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采访,不要问多长时间,要问多少次
文 | 叶伟民
上周聊了采访,结果不少人问我,如何做好“一次”采访。注意!是一次,毕其功于一役的意思。
我觉得这里头有些误会。很多事情能用效率求解,写作却例外,尤其人物写作,它是读心的艺术。就像追求多快好省的爱情大多没有好结果,采访也急不得。
总之,采访这活儿,大力是出不了奇迹的,耐心才能——要写好一个人,最起码采访三次。
其实,一切以信息交换和情感沟通为目的的交流,都应如此。
和聚会、相亲不同,采访双方天然不对等,存在攻守关系。写作者极力想获取信息,是进攻方;受访者是信息拥有者,是防守方。后者想的是:问什么我就答什么;话不全说,想不起或怕惹麻烦。
这种松弛和被动心理,决定了“一次把人采访干净”基本不可能。初次见面,他放不开,或戴上面具,你记下的也多是空话、套话、场面话。这种情况也常出现在面试、用户调研等场合。
因此,第一次采访要沉得住气,先做加法,多多益善。最好沿时间顺序提问,一是符合人的记忆规律,二是追本溯源的同时,能持续激发对方的表达欲。
第一次采访完,你的笔记本里应该一团糟,就像打翻了超市的杂粮架,绿豆红豆小米高粱大米全混一起。而你只想做一碗白米粥,这时候就需要提纯萃取,留下精华。
要着重提炼故事的冲突点和高光点,形成情节曲线框架。隔行如隔山,对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故事曲线,只能由作者来做,也必须由作者来做。
上述提炼的冲突点和高光点,就是故事中有价值的“脉冲”。放大并擦亮脉冲,情节才会精彩。
相比第一次,第二次采访要专注做“填空题”,重点突破这些“脉冲”,其他点可不涉及或少涉及。
你可以放下时间线,遇坑填坑,遇山翻山。比如上图中的C、D、E点是大冲突点,这次采访就要死磕它们。要像拔碉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轮番轰炸,直至撬开最后一块砖。
14年前,我采访过两名被塔利班劫持后徒手越狱的中国工程师。第一次采访不算理想,因为要照顾创伤后应激反应,倾听多,追问少。我先把整个事件了解清楚,例如如何去巴基斯坦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如何被绑架,又如何逃生等。
我重点采访成功越狱的张国。他没有说谎,但有隐瞒,很多重点情节语焉不详。第一天采访后,我把这些“钻石矿坑”都提炼出来,留待第二次上门。很多问题后来有了新答案:
1、被绑架前有啥异样吗?
第一次采访:“没啥印象,可能我们倒霉吧。”
第二次采访:“我想起来了,之前好几次都在出勤路上见过那些人,应该是预先跟踪埋伏。”
2、他们是怎么对待你们的?恨他们吗?
第一次采访:“恨!天天给我们看斩首视频,还用枪指着我们的头,动不动就用木棒打。”
第二次采访:“有个17岁的孩子,他站岗的时候会给我们偷偷带药,还有糖。我们还聊天……(省去1000字)”
以上只是举例,要拿下这些脉冲,必须把问题揉碎,揉碎,再揉碎,一块一块完成拼图。
结束后再提炼整理,看看“脉冲”丰满没有。最好打打腹稿,捋一捋情节线,看看还有哪些遗漏,留待第三次采访拾遗补缺。
最后一次采访尽量轻松,我建议和采访对象翻一翻旧相册,散散步,一些宝贵的人性因素就会不期而至。
这有点像摄影里的“决定性瞬间”。诺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也记录过这神奇的时刻:“那期待已久的时刻突然就出现了。当一个人远离了那些好像纪念碑一样,用石头和水泥铸就的清规戒律时,就回归了自己,直面了自己……我必须抓住这个瞬间,绝对不可错过。”
这三轮下来,有张有弛,故事精华就吃尽了,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采访是交锋,也是交心,技巧重要,但有些笨功夫着实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