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先生”李斌:放弃幻想,直面挑战

“充满挑战、难忘的一年。”针对蔚来过去一年不算体面的收官,近日,蔚来董事长、CEO李斌直言,综合表现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有很多需要总结和反思的教训,有太多需要尽快提升的组织能力。

从去年年底举办“NIO DAY 2023”,到2024年写下首封内部信,时间间隔也不过半个月而已。如果说,2023年一整年,蔚来犹如坐过山车,日子过得跌宕起伏。那么,新的一年,蔚来试图在困境中,再次寻找重新出发的勇气。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历经了2023年的考验,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下,智能电动车行业却也进入白热化阶段,蔚来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在逆境中的进取心和韧劲。

蔚来的2023,如履薄冰

“今年确实预期和我们在当年做规划的时候,或者说和大家的期许是有一些差距的”,早在NIO DAY上李斌就已经直言不讳表达出对过去一年工作的些许失落。

销量上的数据则是最为直观的表达,蔚来在2023年交付新车160038台,同比增长30.7%,甚至在7月份单月销量突破两万至2.05万辆,但后来又出现了销量回落的情况。

反观同行竞争对手,理想凭借37.6万辆的交付量领跑造车新势力交付榜,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引领造车新势力首度迈过三十万关口。蔚来却仅完成了销量目标的65%。

而与销量上同样的揪心的,则是蔚来在财报上巨额亏损。在2023年第三季度,蔚来净亏损45.567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0.8%。并且,从2018年三季度蔚来首次公布财报起计算,蔚来6年期间累计亏损超过850亿。

连年的亏损引发的连锁效应,让外界唱衰蔚来这家新势力的声音不在少数。面对媒体提出的有关“李想说未来车企会剩四家,特斯拉、比亚迪、华为、理想,没有提到蔚来”这样辛辣问答,李斌坦言:汽车行业都是非常长的竞争,“我们的征程是泥泞路上的马拉松”。

“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体量大,产业链长,1%的体系能力差距就意味着10%的销量差距和盈利能力差距。”在李斌看来,体系能力是蔚来当前最需要完善的能力,2024年全新车型上市任务少,正是提升体系能力很好的时间窗口。

对于蔚来而言,体系能力的建设需要公司的共同努力,每个部门都要厘清业务的本质逻辑与关键成功要素,设定清晰明确的目标,把资源用到刀刃上,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根据市场变化敏捷反应调整组织、人与投入、业务重点。

一方面,相比于传统车企有着更为精细的规划,业务开展过快对于一家处在上升期的造车新势力,确实容易造成成本上的浪费;另一方面,在急速扩张的同时,蔚来在技术和产品上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

挑战犹在,却也硕果满满

不难发现,蔚来在财报上的亏损,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品牌对于研发的大笔投入。

在去年第三季度上,蔚来研发投入30.39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2%,长期位于新势力中较高水平的车企。作为对比,理想汽车同期研发投入为28.2亿元;小鹏汽车为13.1亿元。

在蔚来内部一致认为,这个品牌的底色是技术。比如,全域领航辅助NOP、神玑智驾芯片、SkyOS天枢操作系统、900V全域高压平台、SkyRide天行智能底盘等领先技术。

而这系列技术的核心展示,无疑集中在了刚亮相不久的ET9车型上。据悉,蔚来ET9(参数丨图片)预售价格为80万元,将会在2025年第一季度开启交付。总体上,蔚来在去年六个月时间共计交付五款全新车型。

再比如,去年9月,蔚来手机NIO Phone正式发布,共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性能版6499元、旗舰版6899元、EPedition版7499元。

但蔚来在手机业务上的道路,似乎远非想象中走得顺畅。在上市不到三个月,蔚来手机的负责人尹水军就离职,转由蔚来硬件负责人白剑兼任,让手机业务前路充满了未知数。

在销售渠道建设上,蔚来高效完成了“千站万桩”计划,不仅兑现了对用户的承诺,也吸引了大量车企前来抱团。

前有蔚来与长安汽车签署换电业务合作协议,后又与吉利集团牵手,将换电业务延伸至B端市场,蔚来在充换电领域的长期钻研,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客户大单。

而在资本普遍遇冷的汽车行业,蔚来仍旧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去年,中东“土豪”阿布扎比入股蔚来,签订了高达33亿美金投资金额。

“我们成功引入了战略投资,为下一阶段的发展补充了资金和资源,蔚来的技术、战略与发展前景得到了长期投资者的认可。”

前途艰难,新年可期

回顾动荡的2023年中国车市,可谓精彩纷呈。国补退场、价格战肆虐,车企之间的内卷发展出新高度。

在李斌看来,未来两年会是汽车行业变革期最重要的阶段,竞争程度也只会有增无减。由此,他鼓励同事“放弃幻想,直面挑战。”

前文说过,蔚来一直在努力帮企业降本增效。早在去年11月,李斌就曾发布过一封内部信,里面就提到蔚来要想赢得参与决赛的资格,必须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确保关键业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

而到了本次内部信,李斌进一步明确了2024年的高优先级发展事项:长期投入核心关键技术,确保技术和产品处于领先地位,并按时按质交付;保证销售与服务能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把销售能力迅速转化为实际销量;确保按进度进行研发,推出3个品牌的9款核心产品。

“2024年,我们要坚决避免无效和低效的投入,坚决省下不给用户和公司创造价值的每一分钱。”

除了在今后的投资上会更加务实,注重效益的转化,今年的蔚来或将更多目光聚焦到第二品牌上。

早在2022年8月,李斌率队参观试驾五菱最新的新能源车型——宝骏KiWi EV之时,蔚来官方就透露过将成立“阿尔卑斯”副品牌消息。时隔两年多,阿尔卑斯的脚步日趋临近。

蔚来试图通过“多生孩子好打架”的阵容模式,扩张市场占有率。在蔚来的规划中,第一品牌“蔚来”定位高端,覆盖30万级市场;第二品牌“阿尔卑斯”定位中端,主打20万-30万级市场;第三品牌“萤火虫”定位中低端,面向10万级消费市场。

“下半年,我们将迎来面向大众市场的第二品牌,在服务更多用户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尽管蔚来已经在高端市场逐渐立足,成为BBA客户转换率最高的品牌,但仍旧选择在其他自主品牌拼尽全力向上攀爬时,走了条相反的道路。

对此,李斌曾解释过:进入大众市场是蔚来的长期战略,无论汽车行业如何改变,规模化都是企业必经之路。这意味着,蔚来试图不断下探,完成市场走量任务,提高抗风险能力。

迈入2024年,蔚来的长期主义,是李斌的孤注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