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保母卻虐童 監管為何失靈? 盤點全台2.5萬個孩子居家托育制度

部份居托中心访员会与出养社工共访保母,加强联系、确认孩子适应状况(示意照片,非本文个案)。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文/周妤静;图片/Getty Images】

1岁男童剀剀遭保母施虐致死,只靠社工守护,够吗?居家托育「爱的接力赛」,断点在哪?这道警讯来不及挽救剀剀,至少要保住更多的孩子。

2023年圣诞节前一天,待出养的1岁男童剀剀经医院宣判死亡。由于他小小的身体布满伤痕,医院通报儿虐。不久,台北市地检署便羁押剀剀的保母。

这起儿虐案件直到今年3月才在媒体曝光,震惊社会并引发一连串疑问:嫌疑人既然是政府认证的「合格保母」,为什么督导保母的台北市社会局居家托育服务中心没察觉虐待?剀剀是儿童福利联盟待出养的个案,被安置在保母家期间,儿盟社工三度访视,为什么浑然不觉有异?

盘点全台湾还有2万5000个孩子仰赖居家托育,系统性的问题亟待政策修正。

2014年保母登记制度上路后,照顾三亲等外的婴幼儿须依法登记,以确保保母具托育资格、托育环境符合40项安全指标。经合格登记的保母每年得接受18小时在职训练,以及各县市居家托育服务中心无预警访视和督导。

从中央的规范看来,居托中心辅导、管理保母的职责明确,但是权责下放到县市政府,却出现各行其是的结果。

增加访视频率,变「过水交差」

彭婉如基金会居家托育部研发组组长李庭欣举例,地方政府委由民间团体的居托中心执行许多「县市社会局觉得重要的业务,」包括办理保母的服务登记和家长的居家托育补助,甚至要提供定点的临时托育。

完成地方政府的行政业务,反而成为居托中心的「主业」,大幅压缩访视、辅导保母的时间,也让访员更难看见居家托育的实况。

李庭欣说,依规定一位访员至多督导60位保母;若一位保母带两个孩子,则要追踪120个孩子的照顾情况,「实在应接不暇。」

剀剀案发生后,台北市政府再命居托中心提高访视频率,从一年2到4访,增加到一年6访。

李庭欣难以认同,因综合各国文献、实务经验,访视时间多长才是关键,「至少要观察60到90分钟,才能搜集到比较完整的资讯。」依目前案量,李庭欣担心增加频率的结果,是访员到案家「过个水就离开」。

出养童保母,更应高标准检视

事实上,要好好把关孩子的照顾品质,应注意的细节多如牛毛。施晓桦曾在彭婉如基金会承办的居托中心担任访员、督导,经历长达8年。她踏入保母家,焦点不只放在孩子身上,眼前出现的人是谁、为什么出现,都要问清楚且放在心上。

「有没有哪边怪怪的?」施晓桦说,包括孩子没精神真的是因为打预防针吗?孩子脸上的瘀青有可能是自摔吗?她会与督导、家长讨论,并要求保母演示摔伤的经过,才能确认事实。

以剀剀案来说,台北市文山区居托中心访员观察剀剀符合1岁儿童的发展,但送托一个月无法融入保母家,访员须串接其他线索下判断,可惜点与点之间没有连成线,错失接住剀剀的机会。

卫福部政务次长李丽芬针对剀剀案检讨社会安全网。她表示,社福单位共同访视,应为常态。 (王建栋摄)

0至2岁的孩子本就高度脆弱,而等待收养、被暂时安置的孩子,更是完全仰赖保母和社工的关照。但是,社工一个月通常只有一到两次与孩子互动的机会,照顾出养童的保母则是24小时全年无休。

所以与收出养团体合作的保母,不仅要取得合格登记,还要受到更高标准的检视。励馨基金会副执行长王淑芬说,保母照顾孩子的动机跟理念一定要非常清楚。

「励馨与新进保母合作总是诚惶诚恐,」王淑芬指出,「访视频率甚至要到一周两次。」

5月审草案,改革居家托育

不过,出养社工和原生家庭、保母,建立的是合作与信赖关系,王淑芬说,「我们是爱的接力赛,一起把孩子送到新的家庭。」

站在监督角色的居托中心,若能与出养社工共访保母,较容易察觉不当照顾的情形。然而,要期待居托中心、收出养团体增加共访机制、访视频率,还需政府投入更多资源。

剀剀案后,卫福部召开检讨会议,其中一项改善措施是正视政府出养儿童的职责,不应让收出养团体全权负责出养前的短期安置、承担安置费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共同承担。

彭婉如基金会也针对全年安置在保母家的出养童,要求访员不能只在平日访视,假日也应列入观察。「这不只是一件社会案件,」李庭欣说,政府、民间团体都必须加强风险预防、让制度变得更好。

为强化托婴中心和居家托育的管理规范,卫福部社会及家庭署去年拟定「儿童托育服务法」草案,计划今年5月送入行政院。

草案加严保母的登记资格,也提高违规事项的罚则,但未明订「居家托育服务中心」的核心目标;民间团体担心地方政府仍然各行其是,不以访视辅导为重心,让督导保母、提升居家托育品质的效果受限。

社家署署长简慧娟说明,草案还可以讨论,地方政府与居托中心之间的权利义务都将列明。至于各界要求居托中心增加访视频率,简慧娟也同意负荷太重时,得替居托中心争取资源,「不能让民间团体承担太多。」

居家托育的改革不能再等。两年前,监察院即发出警讯,「地方政府的稽查、辅导访视制度难有效防范托育人员的不当行为,有待积极检讨,避免不当托育事件再发生。」

这道警讯来不及挽救剀剀,至少要保住更多的孩子。

【延伸阅读】

世界第一的健保,可能看不好你的病 寿命输韩国、糖尿病死亡率是日本7倍

00940之乱 ETF教父刘宗圣独家回应:市场没过热,我们进来算慢了

全联开店术数据解密:抢标地上权、跟着建案走 全台十大热区是?

【更多内容请见《天下杂志》794期;订天下杂志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