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推动!让宁静小区的美好图景变为生动现实

新闻背景:

近日,生态环境部研究起草的《关于推进宁静小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开始向公安部等十个部门和地方环境部门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打造一批‘消除杂音、睡得安心’的宁静小区”,“到2027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宁静小区建设评价管理体系基本完善”,“到2035年,宁静小区成为居住小区的普遍标准”。

宁静小区建设任重道远

谁不想拥有一个和谐安宁的居住环境?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密度逐步增大,噪声源不断增多。《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4)》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生态环境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投诉举报167327件,噪声类投诉举报占总量的59.6%,不少投诉来自于小区居民。【详细】

噪声污染不仅损害群众身体健康,易诱发矛盾纠纷,还直接影响人居环境质量。守护“耳畔安宁”势在必行,社区作为基本生活单元,是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为此,创建宁静小区不但写进了噪声污染防治法,还是纳入《“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目前全国已创建1700余个宁静小区。但相较于旺盛的需求、庞大的小区总量,宁静小区建设仍任重道远。【详细】

让制度善意更好照进现实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正当其时。防治噪声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征求意见稿针对不同噪声类型优化防控举措,把“人、建筑、环境”三要素紧密相连,有利于提升噪声污染防治精细化水平,助力加快推进全国宁静小区建设。【详细】

根据征求意见稿,宁静小区建设以“消除杂音、睡得安心”为目标,主要是加大社会生活噪声源头防控。以制度护航建设“宁静小区”,确有现实的必要性。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让制度善意更好照进现实。【详细】

加大社会共治力度

建设宁静小区涉及主体多、牵扯领域广、情况十分复杂,想把这项实事办好并不容易。为此,要下足功夫问需问计,搞清楚噪声污染源有哪些、各方诉求是什么、堵点难点在哪里。只有多深入小区、走近群众,加强各部门沟通协商,才能让政策更加完善、更有实效。【详细】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法规得以落实才是硬道理。对噪声污染源要该警告的警告,该依法查处的依法查处;同时,应加大社会共治力度,在方式方法上不断更新,“刚柔相济”,既展现符合音量标准的“刚性”,也要考虑不同群体的现实诉求,最终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网、南方网、广州日报)

V视角:

@一间自己的房间1882:谁来管管我们这里广场舞的高音?

@境地门神:不同楼层,噪音影响也不一样。

@学园偶像大师:小区里有的房子早上五点多就开始干活装修……

@啊絮-我是啊絮:买空调也要注意选外机噪音小的,不然会影响到邻里。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噪声污染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特别是深夜,噪声的存在会极大地影响公众的睡眠质量。让宁静小区的美好图景变为生动现实,更好地保障居民的休息权和健康权,既有赖于职能部门和社区的不断努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公众的责任意识,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合力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噪声污染防治氛围。小区环境更宁静,生活方式更文明,邻里关系也会更和谐。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