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除役 電網穩定承諾能實現?
核三除役在即,高雄地区五月九日中午发生电压骤降,前镇、楠梓科技产业园区及南科高雄园区等多处受影响,加上西班牙、葡萄牙所在伊比利半岛的全黑事件,民众对台湾供电稳靠与否更为关心。
经济部及台电重申对核三除役已经做好妥善供电规画,将由大潭电厂七号机(八九○MW)及兴达电厂燃气复循环机组新一号机(一三○○MW)替代,供电无虞。依能源署公告的全国电力供需报告,今明两年还会有其他新的机组陆续上线,今年夜间电源备转率预估有八点五%,明年有十点三%。
电力系统运转的弱点包括:容易受到自然、技术和人为威胁的影响。自然威胁包括长期气候变化,技术威胁通常是不可预测的设备和基础设施故障。人为威胁涉及蓄意破坏、资安、误操作及工程管控不良造成的风险。
核三除役后,基载电源位置改变,需要进行电网改接工程,以维持整体输电网安全运转。新燃气机组容量大,并网接受调度初期能否稳定、气候及水库水位、大修机组是否及时回归、人为疏失及设备故障风险,是决定近期供电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
台电不断努力提高电网韧性,进行电网及发电容量投资,但由于发电、输电与变电场所可扩充场域日渐不足,新机组容量超大、设施集中,若是维护和新建工程稍有疏失,防呆机制及系统保护失效,单一事故可能造成电压、频率或线流动态扰动,若接二连三触发发电及输电设施保护机制,使之跳脱,蝴蝶效应就足以引发大规模停电。
伊比利半岛大停电,即是短时间大量电源及线路跳脱的结果,大停电事故报告尚未出炉,不少人谈及是否因为能源配比不对,造成大停电。长期经验告诉我们,从过去大量使用传统石化及核能燃料的同步电网,到近期再生能源占比高的电网,都曾因各种电网事故造成大停电。改变能源配比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很难保证事故不会发生,重要的是应避免事故的扩大,强化电网抵挡扰动、适应及复电的能力。
西班牙的复电运转得利于跨国间的能源支援,水力、储能系统及具有惯量的「同步电容器」调度。建议台电考虑从大量除役的旧发电机组中,选择部分改为无需燃料系统的旋转「同步虚功补偿器」,将有助维持电网惯量和电压稳定。
上周立法院会三读修正电业法部分条文,朝野立委及政府坚信,台电维持综合电业的组织型态,才能确保台湾电网韧性、达成净零转型目标,并提高资源投入效益与供电稳定,决定改变电业法二○一七年修法,不要求台电必须在二○二五年底前完成厂网分离,并分拆成发电、输配电、售电等三家公司,打造电力自由市场。政府对确保供电稳定的承诺,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