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德能源打造漁電共生有成 今年啟動室內白蝦養殖計畫
泓德能源渔电共生双赢,子公司星源渔业2023总产量逾10万台斤,混养乌鱼收成乌鱼子约2万7千片。 图/泓德能源提供
泓德能源-创(6873)旗下负责养殖事业的子公司「星源渔业」,2023年起于台南日运案场混养白虾、虱目鱼和乌鱼,在天时、地利条件不佳的状况下成功养殖并收成,2023年整体产量逾10万台斤!年底前成功收成乌鱼子约2万7千片,随之推出的乌鱼子礼盒大获好评。除了开发多元渔获销售通路,星源渔业在2023年取得因应渔电共生新型态养殖的5项技术专利,2024年将启动室内白虾养殖计划。
首次混养乌鱼 二年乌结卵率逾70% 多元销售通路方便消费者取得
台湾南部冬季的气候干爽,并且拥有充足日照,可以将随着11月东北季风吹拂而结卵、成熟的乌鱼卵,日晒制成最美味的乌鱼子。星源渔业头一年混养的乌鱼结卵率逾70%,成绩亮眼!加工完成的乌鱼子透过官方社群平台将片装与一口吃礼盒直接销售给一般大众,星源渔业总经理张东升说明,团队正积极开发合作通路,目标是符合「从产地到餐桌」,用自然的生产方式,提供安全且在地化的食材,减少中间的流程,直送消费者手中。除了自有的官方社群平台外,目前同步在 SKM line、中华黄页上架,未来也将拓展到 LINE 礼物、水产通路、百货量贩与餐厅校园。
星源渔业推行「从产地到餐桌」 推动ESG永续发展
以白虾为例,台湾白虾消费市场约七成仰赖进口,星源渔业推行「从产地到餐桌」的目标之一,即是希望争取大众对于养殖业的信心,以在地化渔获抢占台湾市场。此外,在推行过程中亦能达成「环境永续」与「文化永续」双重目标。星源渔业收成的渔获皆透过农委会推动之「产销履历」(TAP),经第三方公正单位验证、遵照「台湾良好农业规范」(TGAP , Taiwan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并可进行产品溯源。与合作通路及终端消费者的沟通时可带着大家一起走入产地,认识食农教育与食安议题,并且通过认识在地化食材,让民众进一步认识食材背后的文化脉胳。这些努力与作为,都在直接与间接的协助推动联合国「2030永续发展目标」(SDGs),包含「2消除饥饿」、「11永续城乡」和「12负责任的消费及生展」。
星源渔业以「生态养殖」与「AI养殖」为方针 第一年策略「慢慢养」
泓德能源自持的台南七股日运案场,原为废弃渔塭,目前为海水养殖,主要淡水来源为雨水。然而自2022年起,因为气候变迁因素,台南曾长达500多天没有降雨(直到2023年7月底杜苏芮台风才带来雨量),造成七股地区养殖池水盐度高达千分之五十以上,影响许多生物成长亦伴随着高死亡率,非常不利白虾、乌鱼的生长。不过一旦养殖成功,在较高盐度生长下的白虾,肉质会更为紧实与鲜甜,而乌鱼(雌乌)的生殖腺与卵巢会发育成长得较快。2023年星源渔业渔获总产量高达10万台斤,这是优秀技术加上智能管理方能产出的卓越成果。
以混养白虾的成果为例,国立高雄科技大学黄荣富教授分析了星源渔业在「防疫优先」、「放养密度」、「养殖水体环境」与「投喂管理」这四个方向的成功策略。养殖的源头,选择采购SPF(无特定病原)虾苗;第一年养殖白虾,星源渔业养殖团队「慢慢养」,调低放养密度至每公顷30万尾(混养模式的白虾放养密度,一般建议为每公顷30万至60万尾);养殖期间每日定时检测水质参数,可即时做出相对应处置以稳定养殖水体环境;最后,每日定时观察生物摄食情况,以避免过度投饲影响水质。
星源渔业2023年取得5项养殖专利 预计2025年申请达10项
因应渔电共生的新型态养殖,星源渔业于2023年已申请并通过包含「水产养殖结构」、「水产养殖池捕捞结构」等5项技术专利,预计2025年前养殖专利申请将达10项。泓德能源总经理周仕昌表示,泓德能源期望结合渔电共生的资源,扮演养殖产业升级的推手,为台湾养殖业永续发展贡献一份心力。泓德能源旗下的渔电共生案场,目前管理面积为100公顷,预计2025年管理面积近300公顷;并且开放原地主、员工或是返乡渔青加盟与合作,由星源渔业专业团队教学、辅助培养新一代的养殖技术人员,以进一步巩固与强化台湾养殖渔业人才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