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澜湄精神 共担媒体责任
4月10日,在缅甸仰光北奥卡拉帕医院,中国援缅抗疫医疗专家组调研该院发热诊区,与缅方分享防疫抗疫经验。 新华社发
2018澜湄合作媒体峰会联合采访行记者在中老铁路万象段采访。 资料图片
在中国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来自柬埔寨实居省的春莉提向苗家女学习竹编技艺。 龙 涛摄
11月24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以“合作抗疫,振兴经济”为主题的2020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媒体云峰会举行。来自澜湄六国有关部门、主流媒体及经济、卫生健康领域的代表研讨交流、共叙情谊,为共同抗击疫情、促进经济复苏注入信心、汇聚力量
媒体合作促进人文交流
缅甸宣传部部长 佩 敏
2014年11月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探讨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对话合作机制。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举行。4年多来,澜湄合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改善民众生活水平、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成果令人振奋。
澜湄合作机制确立了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媒体合作是社会人文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澜湄国家的媒体合作增进了相互沟通与交往,促进国家间人文交流。近年来,缅甸与澜湄国家开展了很多媒体合作活动:缅甸媒体与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签署共同制作电视剧的合作协议,共同报道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新闻,开展缅中媒体人员交流,进行新闻产品和节目交换;缅甸广播电视台组队前往泰国学习考察,参观泰国公共电视台第七频道和第三频道的演播厅与办公室;缅甸媒体还与越南之声签署谅解备忘录,开展节目交流与互访活动等合作。与此同时,澜湄合作项目成为缅甸媒体重点报道的新闻,澜湄合作被更多受众所熟知。
2019年3月26日,在缅甸内比都举办了纪念澜湄合作3周年图片展。其中,来自澜湄六国的艺术家参加澜湄国家青年文化交流营时共同绘制的一张巨幅画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澜湄各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命运与共,各方携手合作至关重要。加强澜湄国家之间的媒体合作,有利于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我祝愿澜湄合作,如澜沧江―湄公河水般奔涌不息!
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庹 震
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澜湄合作机制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体现了‘澜湄速度’和‘澜湄效率’,培育了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推进澜湄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实践。当前,澜湄合作正从快速拓展期迈入全面发展期,为地区合作注入新的“源头活水”,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在团结抗疫中,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阻挡澜湄国家合作的步伐。今年上半年,中国同湄公河国家双边贸易逆势增长,展示了澜湄合作的巨大潜力,也是澜湄六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同抗击疫情、努力恢复地区经济活力的有力证明。
目前,澜湄六国都面临着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面对新形势,着眼后疫情时代,媒体在助力各国疫情防控、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以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用真实、客观的报道为团结抗疫注入勇气和信心,弘扬科学精神,发出理性声音,分享抗疫成功经验,汇聚起澜湄国家共同抗疫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加大对澜湄务实合作的传播力度,让澜湄合作的丰富成果深入人心,向世界展现本区域国家合作共赢的生动图景;我们要深化、创新澜湄六国媒体交流合作方式,搭建民心相通的纽带桥梁,厚植澜湄合作的民意基础,为推动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自2017年首届澜湄合作媒体峰会以来,人民日报社与各国主流媒体往来更趋密切,通过举办媒体培训班和系列联合采访活动,交流不断丰富,合作日益牢固。人民日报社将充分发挥全媒体、多语种、跨平台传播矩阵优势,与各国主流媒体携手努力,增进理解、深化友谊、加强交流,让媒体合作平台更大、渠道更宽、硕果更多。
澜沧江―湄公河绵延近5000公里,孕育出澜湄六国一水相连、相亲相近的情谊和文化。澜湄合作的美好未来,离不开澜湄媒体人的真诚牵手。让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澜湄精神,共担媒体责任,汇聚各方力量,为促进澜湄国家合作共赢、民心相通,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持。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方江山
共饮一江水,同念澜湄情。今天,来自澜湄各成员国政界、媒体界、经济界代表以及学界、医疗卫生界专家代表出席云峰会,分享合作抗疫经验,探讨振兴区域经济,为深化澜湄合作、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是一届成果丰硕的峰会。我们就联合抗疫、推动经济复苏达成重要共识,进一步拓宽了澜湄信息互通之桥、民心相通之桥、媒体合作之桥。当前,澜湄六国仍面临着早日战胜疫情,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澜湄主流媒体间的合作共赢对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提振民众士气,展现澜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愈加重要。
这是一届互学互鉴的峰会。信心、团结、责任,这三个关键词是我们澜湄媒体人互学互鉴、形成合力、携手前行的黄金法宝。期待各位媒体同事秉持媒体责任和人类道义,持续讲好同舟共济、携手抗疫的生动故事,凝聚共迎挑战、共享机遇的广泛共识,维护睦邻友好、和平繁荣的区域环境,推动互利共赢、务实合作的发展实践。
这是一届融合创新的峰会。从“面对面”到“线连线”“屏对屏”,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高度融合,为我们开启了沟通交流的新模式、新体验,同时也对未来的澜湄媒体合作提出了新命题、新任务。期待此次云峰会成为澜湄媒体合作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推动六国媒体以更先进的手段、更丰富的形式,开展更多创新实践和务实合作。
让我们携起手来,坚定做澜湄合作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以我们媒体之力,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燃人文之光、照前行之路,为“合作抗疫,振兴经济”传递强劲好声音,汇聚强大正能量,为共同推动实现“澜湄梦”新奇迹助力!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陈尚文、杨迅采访整理)
助力澜湄合作高质量发展
澜湄六国共饮一江水、亲如一家人,是事实上的命运共同体。澜湄机制成立4年多来,合作从快速拓展期进入全面发展期,机制建设、战略规划、资金支持、务实合作均取得显著进展。在世界经济衰退背景下,澜湄合作及中国―东盟合作将继续逆势前行、强劲发展,为次区域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媒体是引领各国舆情民意、促进国家间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湄公河各国主流媒体弘扬睦邻友好主旋律、宣介合作共赢新成果、及时澄清不实的抹黑炒作,共同营造支持促进澜湄合作的积极舆论氛围,为澜湄合作行稳致远、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联部愿继续深化同湄公河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党、智库、媒体交流合作。
明年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将下大力气扩大内需,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为国内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市场,更加主动地深化对外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和空间。
我们愿同湄公河国家各界一道努力,推动澜湄合作不断深化拓展。相信本次云峰会将为推动合作机制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罗照辉
澜湄机制起步虽晚,起点高,发展快,历史积淀厚,前景广阔。我们要以泽被千秋的历史责任感,按照3+5+X合作框架,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当前可着重开展以下合作。一是共抗疫情。中方愿同湄公河五国继续深化抗疫合作,用好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开展经验分享、疫苗研发利用,加强传染病早期预警和传统医药合作,团结应对公共卫生、减贫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二是恢复经济。经济发展一直是澜湄合作优先方向。中方愿与各方落实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将“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对接,打造地区“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网络,深化边境贸易、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合作,构建更完善的次区域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区域经济合作贡献“澜湄方案”。三是融通民心。我们要实施好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加大教育、农业、环保、旅游合作,拉紧六国人文交流纽带,推动澜湄合作深入人心,让澜湄合作的果实惠及更多普通民众。四是开放包容。澜湄合作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对有利于地区发展的倡议和机制都持开放态度。我们要推动澜湄合作与三河流域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湄公河委员会等机制加强交流,积极探讨与日本、韩国、欧盟等开展第三方合作,携手促进次区域发展。
媒体是增进了解的窗口,深化友谊的纽带,促进合作的桥梁。希望六国媒体以此次峰会为契机,讲好“澜湄故事”,传递澜湄友情,弘扬澜湄文化,推进澜湄事业,共同奏响澜湄合作交响乐,为次区域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版式设计: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