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冠并发症」一样会致命!染疫康复后必知3大指标、3P原则

北医附医胸腔科医师郭汉彬。(图/远见提供)

全台至今有超过万名的新冠确诊者成功解除隔离、康复回归社会。然而,他们不只要提防被「后新冠并发症」缠上,可能还得面对心理压力和旁人的异样眼光。防疫需要全岛齐心,一同友善接纳这些「新冠解隔者」!

根据指挥中心最新数据显示,5月中旬「华航诺富特」事件以来,全台总计1.4万位确诊个案,已有超过85%、破万名的确诊者,成功通过PCR双采阴检测、解除隔离。

随着多数确诊者陆续解隔、出院,全台医疗院所的收治量能获得纾解,有望逐步恢复原有的医疗服务,对社会大众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但很多人忽略了,其实对上万名「新冠解隔者」来说,「解隔」只是康复的第一步,之后的路,还甚为漫长。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机构「FAIR Health」调查,追踪全美超过200万名新冠确诊者,发现近1/4确诊者,在发病超过30天后,仍持续针对「后新冠并发症」寻求治疗。更残酷的是,这份研究指出,这些「后新冠并发症」患者,有超过五成是无症状感染者,显见无论发病严重程度,都可能面临到并发症的威胁。

无奈,指挥中心至今仍对于协助这群「新冠解隔者」如何应对「后新冠并发症」,缺乏一套相应指引,让这群「解隔者」距离真正康复,又更远一步。

●康复后,养成「自我监测」的好习惯

提起「后新冠并发症」的严重性,北医附医胸腔科医师郭汉彬直言,从临床数据分析,台湾所有「新冠病逝者」,约有两成是死于并发症。

「后新冠并发症的致命性,被小看了!那些确诊超过两周后才过世的,通常都不是直接死于新冠病毒,」他认为,这些人多半是可以挽救的,只可惜,许多医院对于并发症的处理并不熟悉。

双和医院胸腔内科主任冯博皓则指出,部分入住ICU病房超过30天的新冠病患,病毒量其实已经很低;病患迟迟无法下床的原因,是来自发病前期,病毒对其他器官的侵害。

「尽早引入生理数据的监测仪器是关键,」郭汉彬指出,许多并发症在恶化前,都有相应观察指标;只要让病患养成定时量测的习惯,医疗端就能够及时介入治疗。

台大云林分院新冠医疗团队召集人陈崇裕也指出,「新冠解隔者」在康复之路上,有最基础的三大指标,「呼吸速率」「血氧量」「心跳速度」,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追踪。这分别是,在正常情况下,「呼吸速率」必须要介于「每分钟12~20次」;「血氧量」则应该95%以上;「心跳次数」则应该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

他解释,在临床上,大部分「后新冠并发症」,多是肺功能降低,导致病患产生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问题。透过追踪这三项,便能有效监测解隔者的肺功能是否维持良好水平。

冯博皓则提供一个最简单的肺功能测试法,就是观察自我上下病床与蹲站动作,是否有感到呼吸不顺畅。

陈崇裕补充,在有人陪伴的前提下,「解隔者」可以透过持续「快走6分钟」,来进一步评估自己的生理数值,在恢复良好的情况下,「血氧量」若皆高于90%,表示肺功能状态恢复良好。

●用「3P原则」找回生活方向感

除了生理数据的持续追踪,心理调适,也是「新冠解隔者」的一大难关。

曾感染新冠病毒的歌手陈零九,日前在脸书上分享,虽然已经出院一个多月,但因处在自责、压力等负面情绪下,导致出现恐慌症,至今仍常会在半夜惊醒。

他更自述,由于不晓得何时、何地恐慌症会向他袭来,出院至今,仅能维持发病前一至两成的工作量或社交活动。

对此,郭汉彬呼吁指挥中心,应尽速展开制定相应指引,让这超过一万名「新冠解隔者」能在康复的路上,有所依循。

相较之下,欧美各国早已陆续制定相应计划。以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为例,去年11月便定下《新冠病患康复指引》。

内容建议,可遵循「3P原则」重塑出院后的心理状态,透过放慢生活节奏(Pace)、重新制定日常活动的优先序(Prioritise)、建立可达成的计划(Plan),让自己重新取回对人生的方向感。

台大医院内科加护病房主任古世基则指出,许多新冠康复者回到社区后,挑战才真正开始。他分享,曾有一对康复出院的老夫妻,回家后被邻居刻意疏离、嫌弃,甚至被拒绝往来。

「最后伤他们最深的,不是新冠病毒,反倒是邻居亲友的漠然,」古世基呼吁,社区邻里应撕下对确诊者的标签,用关心取代苛责;地方政府更应尽快统合社区资源,协助康复病患回返常规生活。

最近云林分院也在临床上引入「心情温度计」问卷,定期追踪康复病人的心情变化。

不过,陈崇裕感慨,当前卫福部对于新冠病患的心理健康并不重视,长此以往,恐对新冠患者留下更长远的后遗症。

陈崇裕提醒,许多「后新冠并发症」无法在短期痊愈。这场漫长的康复之路,除了「新冠解隔者」自行努力之外,更需要全体社会的包容与关心。

本文作者:王昱翔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8月号422期》)

《远见杂志8月号4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