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汉廷:迎合绿营拿补助 以文化之名洗脑

文化部预算遭删引发争论,新党北市议员侯汉廷21日指出,电影「余烬」获政府5280万元补助,票房却仅577万元,但电影制作公司董事林鸿钧是绿营金主,加上符合民进党价值观,根本是「以文化之名行纳税钱图利绿友友、洗脑之实」。(本报资料照片)

总预算昨三读通过,文化部初步计算共删除11亿元、冻结34亿元,文化部表示,在野党对文化部预算多项不合理的删除及冻结,这是对他们所有努力的否定。不过,新党北市议员侯汉廷21日指出,获政府5280万元补助、描写白色恐怖的电影《余烬》,票房仅577万元,且影评骂声连连,但电影制作公司董事林鸿钧是绿营金主,加上符合民进党价值观,根本是「以文化之名行纳税钱图利绿友友、洗脑之实」。

针对文化部预算被删,侯汉廷直言,文化圈都知道,只有如歌颂美化日本殖民、丑化国民党执政时期,符合民进党意识形态的作品,才有机会得到执政党垂青补助;涵盖中华文化元素、不符合当道者,往往遭到排挤,更遑论补助。

侯汉廷举获文化部补助3280万元、文策院加码国发基金投资2000万元的《余烬》为例,其票房仅577万元,简直是把民脂民膏放水流,恐怕就是因为剧本内容描写白色恐怖,才能获5280万元政府补助。知名电影人许常德、文化人朱宥勋皆直言,电影结构松散、推动无力、少了新意,没有技艺可言。

侯汉廷质疑电影制作公司董事之一的林鸿钧,在2020年立委选举捐给民进党立委吴秉叡80万元、蔡其昌40万元政治献金,俨然绿营金主;另电影发行商「牵猴子公司」还有《返校》等具台湾价值的作品。

另外,文化部管辖的公视宣称拍了很多优质戏剧,但却常被质疑偷渡特定意识形态,去迎合绿营的政治立场。以2021年播出的《斯卡罗》为例,不但内容与史实有很大落差,而且还呈现出「台美关系」早于「中美关系」、「台湾不属于中国」等想像,刻意引导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

「在无止尽的羞辱后,收下这个处处都是弹孔的预算书。原本以为我们已经抢救回什么,其实,我们拿到的还是一份招降书。」文化部长李远说,在野党对文化部预算进行史上最高的删除及冻结,是对文化工作者的不尊重,他表达强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