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扳回华府天平
(图/侯友宜竞选办公室提供)
侯友宜访美之行表现超越外界预期,不仅跨过了「不失分、不出错」的低标线,还借由进入华府连见16位参众议员、分赴布鲁金斯研究院等四家重要智库交流,以及奔走于纽约、纽泽西、华府、旧金山四城侨界等行程,硬是比顶着副总统头衔、必须低调稳当过境的赖清德,掀起更多的媒体曝光效应,堪称「后发优势」的一次生动呈现。
相比起赖清德在美过境未能与任何美国参众议员公开互动;侯友宜能够在48小时内的访问中,和美国参议院军委会的共和党资深参议员卫克尔、丹‧沙利文和参议院外委会的资深民主党人默克利等众多议员进行实质交流,也显示了朱立伦重掌国民党两年以来,党际外交机器重启,对美国朝野人脉开拓深耕的成果。
在智库层面,不论是对蔡英文政府路线一贯不吝褒扬的葛来仪,或相对亲国民党的卜睿哲,以及美国对华和两岸政策圈的中生代要角——曾为欧巴马政府服务的何瑞恩、麦艾文,以及偏保守派的传统基金会等,都与侯友宜产生互动,且不乏对交流氛围的积极评价。
而代表美国政府释放身段和姿态的AIT,更由理事主席罗森伯格出面三晤侯友宜,并选择在蓝营侨宴中坐满两个多小时。这与罗森伯格在赖清德过境纽约之际以「嫁妹」为由回避,直到旧金山才与赖清德见上面的安排,呈现出颇为巧妙的温差。
从罗森伯格在今年罕见地两度来台,摆足见各个候选人的「一碗水端平」姿态;再到她于赖清德、侯友宜赴美途中释放的幽微信号来观察,可以说,国民党阵营和侯友宜个人,已经达成了他们在本次选战中对美工作的核心目标,也就是要确保拜登政府,在即将到来的台湾大选中至少保持「真正的中立」,而非像上次大选一样明显倾向民进党。
同时,国民党此访,也证明自2016年大选以来,民进党一度在华府形塑的「民进党主政则符合美方利益、国民党上台则符合北京利益」等二元化舆论,已经经过了一轮比较彻底的消毒,洗刷了国民党一度被美国部分观点认知为「北京战略利益代理人」的形象。
而国民党试图说明自身虽与民进党的路线明显不同,且不回避同大陆展开对话、也接受回归九二共识,但仍应是美国朝野可接受、足以信任的打交道对象等游说立场,也大致获得了美国政策界主流的接受,并愿意通过对侯友宜的接待,重新展现与国民党方面互动的兴趣和热情。
至此,美方主流政策界对台湾蓝绿两党的「天平」,至少被拨回了一个相对中立、不以民进党为优先偏好的位置,这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健康发展将颇有助益。
而朱立伦在侯友宜访美途中,更明言接受了侯友宜所提出的「3D战略」(吓阻、对话、去风险),即是自己所提出的「2D战略」(对话、国防)的进阶版和延伸。这也显示,朱立伦和侯友宜两人,至少在涉及外交和两岸层次的战略主张上,已完成了形式上的整合和衔接,不再各树一帜,化解了原本潜藏的政策主导权之争等尴尬。(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