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一生钱财只为在家乡显摆?13栋荒废别墅,矗立在广东华侨村

此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网上很喜欢搜各式各样的,以外国地名为名字的中国地点,里面也不乏一些小众但独特的旅游景点。比如我就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叫“加拿大村”的地方,就在广东省的开平市华侨村。

据说它始建于1923年,村内有6座庐、4座楼、1座碉楼和1个会所,一个村子里该有的它基本上都有了。

一般以人名、事件名、以及外国的地名作为名字的地方,背后总会有些传奇故事,于是我和朋友一拍即合,打算去那里一探究竟。

不过当我们到达了开平市,打开导航后,却找不到“加拿大村”的相关信息,反而跳出了一大堆毫不相干的东西。

我有点后悔自己这次没提前做好功课,不过朋友说问题不大,问问当地人就行。于是在当地居民的热心帮助下,我们乘坐了613公车来到了三门里。

在公路对面一直向前走,走到下一个路口处会看见一个柱子,上面写着指示牌,其中就有加拿大村的名字。

一路踩着碎石和草地,“神秘”地加拿大村终于映入眼帘,它被大片的农田包围着,很多房子就像是建造在树与树之间一样,几乎让人分不清是先有的房子还是先有的树。

它们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一座孤岛,充满了孤寂和冷清,连萦绕在它四周的空气似乎都是阴冷的。这一片明显没有被开发成旅游景区,四周几乎算得上荒无人烟。但万幸此时是白天,不远处还能看见村庄里的人在走来走去,耳边还有犬吠声,所以我并不太害怕。

而且我们还遇到了一位来实地考察的旅行记者,他明显比我们专业许多,背着各式各样的拍照工具。

房子的门和窗都是紧锁的,凡是铁质的东西都已经锈迹斑斑,杂草丛的最深处已经没过了我的腰部。这里的每一处都在提醒我,真的是一个人都不剩了。

每一幢房子之间的距离都很密集,大部分楼间距都整齐划一,和经过精心设计一样。而在造型上,前排的房子明显更华丽一些,有着西式的罗马柱、雕花的窗沿和墙壁。

后排的房子就相对朴素许多,相较而言更偏中式风格,比较接地气,但很多房子抬头的地方都有一个枫叶的标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枫叶这个意象几乎是和加拿大绑定的,如此一来,这个标志代表什么也很明显了。

比起前方的废弃荒凉,加拿大村后有些地方还有人类活动的迹象,有的地方晒着衣服,有的则划出了一块地方喂养鸡鸭鹅。记者大哥说这些应该都是守村人的东西,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里虽然没人住,但是周围村子的人一直“守护”着这里,就像游戏里的守关人一样。

据说周围村子里有不少人的亲戚是加拿大村里的一员,只是后来亲戚都搬走了,他们却留了下来。而在加拿大村的背后,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传说加拿大村当年叫做“虾村”,村里人全都姓关。

民初时,一位游子关国暖从海外加拿大留学归乡,在这里建起了13栋豪宅,还聘请了高级设计师设计,差不多是花光了所有积蓄。后来同乡人看到他这么发达后,都想跟着他一起发展。

当然他也不吝啬,拉着同乡的人一起去加拿大淘金了。不过现在加拿大村只剩下这些豪宅了,当初的游子和村民根本不在。难道关国暖只是为了回家乡炫富?并不想在家乡发展?

其实是因为去过加拿大的人都习惯了那边的生活,回国后的他们生活了几天一定都不自在,所幸带着妻儿老小都移民加拿大了。我听到这里时是很不相信的,一个村子的人拖家带口全部出国,这可能吗?

但朋友说当年的海关并没有如今这么严格,而且那时候华人出海淘金确实是一股浪潮,加拿大村人的数量不过是浪潮中的一滴水。

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加拿大村的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搬走了,从此以后这里就彻底荒废下来。虽然觉得很可惜,但站在后世的角度看,他们的决定几乎是明智的,只希望他们的后代在加拿大扎根后能过上平稳的生活吧。

我们又在村前后转了两圈,有些拐角处装上了电灯,还很新,有的门上还贴着春联,门口挂着红灯笼,也算是驱散了一些凄凉之感。

夜幕降临之时,我们终于要离开了,像是心有所感似的,我和朋友最后又齐刷刷地站在路的另一旁回头。那一瞬间,发现村里屋前屋后的灯都亮了,乍一看仿佛和其他村子没什么两样,但屋子里黑漆漆的,没有一点动静。花光一生钱财只为在家乡显摆?13栋荒废别墅,矗立在广东华侨村。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沈从文先生《边城》里的一句话,稍微改动一下就变成了:“那些人,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我国“加拿大村”,半个世纪无人居住,只剩下栋栋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