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8个傻瓜 爱护土地推有机
农粮署分局长陈昌岑(左一)、新社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宫莉筠(左二),与新社稻农一同出席「向海米」行销记者会。(罗亦晽摄)
农粮署分局长陈昌岑表示,花莲占全台湾有机生产面积的1/4,新社半岛在年底将会有11公顷取得有机认证,盼能成立花莲第一个有机农业促进区。(罗亦晽摄)
非专业农民出身的宫莉筠与其他7位农友,凭着一股冲劲,选择采用有机友善栽种方式,复育「海稻米」。(罗亦晽摄)
花莲县丰滨乡新社部落拥有台湾最大的临海梯田,被当地噶玛兰族人视为「万物养生之地」。随着部落年轻人外出工作与人口老化,休耕农地逐渐增加,部落文化逐渐衰萎,新社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宫莉筠等8人,在农粮署东区分署与花莲区农业改良场的协助下,结合有机农业、推广农业文化游程,替部落找到另类出路,也吸引不少青年返乡。
非专业农民出身的宫莉筠与其他7位农友,凭着一股冲劲,选择采用有机友善栽种方式,复育「海稻米」,维护当地农业耕作环境与部落传统文化。藉花莲农改场的指导及农粮署的补助,种植技术大幅提升,部落族人见状,陆续转型栽种方式;目前已有5人提出有机认证申请,预期在年底通过有机验证,使部落有机验证面积达11公顷。
农粮署分局长陈昌岑表示,花莲占全台湾有机生产面积的1/4,新社半岛20公顷的水稻生产面积内,今年底将会有11公顷取得有机认证。在部落青年的努力下,盼能成立花莲第一个有机农业促进区。
宫莉筠表示,目前新社半岛约有5.6公顷做有机栽种,因有洒药种田导致文化丧失的前车之鉴,加上新社梯田全台是难得可见的海边稻作区,是需要守护的地方,所以部落族人们才会想到利用有机农业促进法,将这里改变成有机农业促进区,维持噶玛兰族人的文化。
今日上午在于新社部落办理「向海米」行销记者会,现场除展示当地稻农的有机稻米外,并请稻农们分享转型栽种的过程。其中「小岛友米」潘姓稻农说,目前自己有机栽种面积有5公顷,利用无污染的山泉水灌溉栽种,海风的吹拂下,也比较不会有虫害,所以这里的稻米不知道什么是农药。「稻热病是什么?在这个半岛真的没听过!」但因鸟害的因素,可惜仅能种植一期。
此外,花莲农改场自2019年,在新社临海梯田有机验证田区建构植生缓冲带,2年的监测,发现该缓冲带可有效降低迳流水中的氮肥,供蛙类及鸟类良好的栖地,营造农田周边的地景;透过农地转型有机及友善栽培,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冲击,增进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