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星光》再见了,胡锡进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16日在个人微博发文宣布正式退休。(环球网)
12月16日,胡锡进宣布自己办理了退休手续,不再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了。
一直以来,针对胡锡进身上的各种标签耐人寻味,「骑墙」「叼飞盘」「和稀泥」「老胡中肯」,表面上,胡锡进是《环球时报》的「流量担当」,实际上,他是当今社会一面叛逆的「照妖镜」。
胡锡进的性格,养成于他小时候的「叛逆」。
1960年4月出生的他,父母都是工薪阶层,要养活胡家5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拮据,胡锡进想买书父母都拿不出钱来。父母对他别无所求,只望他当个工人,日子安安稳稳,但胡锡进希望的从来不是安逸人生,他骨子里「不安分,渴望改变」的声音,一直在叫嚣。而他的每一次选择,都从来不按常理出牌。
大学毕业后,他考进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硕士,居然选择了最冷门的专业俄语系。按他自己的说法:「《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读得我热泪盈眶,从托尔斯泰,契诃夫的笔下,我突然看到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那些人性的光辉一下子照耀我,就像冰雹砸下来,把我砸懵了,原来世界是这样的,文学这么伟大!自由,人道主义,我被感动了!」于是为阅读更多俄语文学作品,他果断选择了俄语系。
1989年,胡锡进有两个工作机会:去当战地记者,可那时中国几乎没有战地记者,战争毕竟太可怕了呀;或者,他可以去中国进出口公司,那会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进出口公司谋职多安稳体面啊。可他再次做出惊人决定,偏要选择危险职业,当记者过游移不定的生活,他说:「想想看,困在机关或公司大楼里,一辈子该有多无聊。」
就这样一冲动,他成为《人民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南斯拉夫那会就是个「火药桶」,纷争冲突不断,胡锡进这一去,经历的是生与死的考验。去前线采访,开车大约三四百公里,相当于北京到邯郸,都是弯曲的山路,他后来说,那会没觉得怕,现在想想,一个不小心,就人车皆完。
还有一次,交战的城市着了大火,满地都是炮弹壳,胡锡进试图进入城市采访,但是被人拉回来了:「你不要命了吗!」当时真是惊心动魄,耳边都能听到子弹飞来的「啾啾」声。
驻南斯拉夫三年,他亲眼目睹这个东欧大国,因为战争走向分裂,还写下一本《波黑战地采访手记》,有人看过后这样评价:一个人要是一辈子留下这么一本书,第二天就死了,那他这辈子也值了。
也因为这样的战争经历,激发了他心中潜藏已久的爱国热血:中国不能「乱」,中国要发展!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战争导致上千万人被凌辱,被赶出家园,他看到了一个国家分崩离析的无奈,那感觉就像自己的民族成了一块肉,任人宰割。而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比这块肉强大多少。你不想死,不想没有家园,想吃饱饭,想活下去,那么,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来保护你!
所以,中国不能乱,所以,胡锡进回国后,加入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他决定改造这份报纸,不光要让它成为受人民认可的可读物,还要让它成为一面敢讲真话的「镜子」!
作为人民日报旗下的官媒,环球时报一直是中规中矩发展,可自从胡锡进来了,环球时报什么都敢说。他抓热点咨讯,进行犀利报道,当时有些国际话题是敏感的,可胡锡进说,要让中国社会信息畅通,要让大家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包括对我们不利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
胡锡进决定对某个敏感事件发表评论,为追寻真相会到处找人问,他说:「我经常自己打电话,有时候会打一个晚上,如果谁都不说,我就知道了,这是特别敏感的事情。」
前几年希拉蕊访华,胡锡进和环球时报发文章猛烈抨击;英国首相卡梅伦来访,环球时报也在当天就怼,因为他之前不顾劝阻见了达赖,即使今天来了不代表这事过去了。
发表这种态度强硬的文章,胡锡进其实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他说:「都是我们自己定的,这怎么可能跟上面去沟通,路就是需要你自己去摸索,这种文章发出来,领导一看可能吓一跳,后来看完后也接受了。」有一说一,敢评敢说,这就是舆论宽容的尝试,这一条路,就是靠这样一步一步闯出来的。
而看过环球时报报道的新闻后,有网友这么说:环球时报,是目前唯一,会为自己错误报道道歉的国内媒体;环球时报,也是许多禁词在国内曝光的首先,甚至是唯一途径。
2011年2月,胡锡进在新浪微博,发出他的第一条公开动态:「我是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当过11年兵,作为记者,在前线报道过波黑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热爱祖国,懂得这个国家的艰难,作为总编辑,我希望环球时报说真话,
不回避敏感问题,用我们所有报道,展现复杂的世界和一个真实复杂的中。」
胡锡进说:「我觉得我们是真诚地来帮助这个国家,真诚地服务社会,真诚地促进中国崛起,我们与中国崛起共荣辱,西方媒体批评我们不怕,他们批评中国的时候,捎带把《环球时报》批评了,这证明我们是主流媒体,如果西方媒体特别喜欢我们,说明我们是中国社会捣蛋份子、这可不行,我们真诚为社会服务,社会一定会回报我们。」
只是,胡锡进的真诚,却总是被各种误会,经常是被「两面夹击」。因为言辞犀利,因为采点敏感,他没少挨领导批评,他和环球时报,被看作是官媒中的「另类」,但胡锡进依然「叛逆」:「作为党媒,那必须跟着党走,最根本的中国利益,我们每个人都要维护;其次,也不能什么都听领导的,媒体人要有真实性、主动性。」
而在一些公共知识分子看来,胡锡进是从侧面为官方说话,甚至有人说他「叼盘侠」「体制的走狗」。对于外界这样的贬责,胡锡进说:「有人说我是『恶人』,让他们说去吧,没关系。我也不知道,我是罪大恶极还是穷凶极恶?」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不奢望自己的羽毛完好无损。」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称:《人民日报》代表中国国家的立场;《环球时报》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民间的态度。」环球时报的存在,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我们的国家很好,但还需要更好。
无论网友如何骂,无论同道如何劝,胡锡进就是不改变自己,不但坚持微博天天发,还一天发好几条,并且从不关评、删评。 面对各种冷嘲热讽,老胡以谦和的态度去回应:「在我微博下,怎么骂我个人都没事,骂我叼飞盘,脸皮厚,跪舔,我都捏着鼻子忍了。就是一条,别死气白咧在我这里骂体制 ,别恶毒攻击国家重大决策,希望大家留口德,各位爷都牛掰,我给大家作揖了。」
有时候,胡锡进刚骂完别人跪舔美国,就立即意识到骂人不对,开始反思,我老胡轻易不骂人,只是一时没憋住。但刚致完歉没多久,又连续点赞三条跟着他骂「美狗」的评论。
还有一次,胡锡进的手机号码被公布,不少人排队打来骚扰电话骂他,他本可以换个手机号,可他说:「不换,换了号他们还会给我公布出去,我觉得没关系。」
作为一个媒体人,胡锡进不走寻常路。前年香港打砸事件,《环球时报》赴香港特派记者付国豪,遭暴徒非法拘禁与殴打,舆论紧要关头,身为主编的胡锡进没有龟缩在后方,而是单刀赴会,赴香港电台演播室对话,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胡锡进「二打一」,他毫无悬念的赢了。
10月9日他再次赴港,就在暴徒的眼皮子底下,探访现场走访基层,接受多家港媒访问,还与几个「废青」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且放出了全部的录音。
外界批评的再狠,没有人说过胡锡进在香港风波中,没做到一个媒体人应尽的责任。
这些年,环球时报和他自己,在谩骂批评中却「活的还不错」,胡锡进认为,这证明自己获得了民众的支持。他说,是因为自己「和国家利益站在一起」。
而新冠疫情爆发后,他从始至终都在关注,都在发声。胡锡进说:「国家卫生系统没能及时判断疫情的走向,向社会作出警示,这无论如何都是他们的一个污点。」
「请各方的官员们好好尊重人民群众,坦诚面对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惹不得的。」
早在2020年3月5日,大家关注来自韩国、日本的输入病例时,他就已经提醒:「都这种时候了,美法德来的人也得隔离14天!」
2020年3月15日,鉴于瑞典、英国,对于新冠病毒的策略几乎是「放弃抵抗」,他又说:「建议中国政府,立即切断与瑞英两国的航空联系,同时不再向两国公民发放签证,在14天内有两国旅行史的第三国公民,也不能进入中国。」
针对意大利期望中国医疗队接管当地ICU,胡锡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第一是量力而行。第二,不能让意大利等国有过高期待,我们不能把话说的太大,以至于对方期待高了而我们又做不到,援助了反而落下埋怨。中国有老话说,升米恩,斗米仇,还有说,大恩若仇,都是这个意思。第三,对意大利及其他国家提供医疗援助,这是纯人道主义援助,它会增进中意和中国与有关国家的情谊,但仅限于此。
后来,北京市公布了一个境外关联病例,患者只是和从英国来的人,都有走楼梯的情况,这都能被染上?!他发出呼吁:谁能保证居家隔离者房门不出电梯不用?希望各地居家隔离,改为集中隔离!
来上海的英国女婿不服从集中隔离,很多官媒还静观形势之时,胡锡进已经挺身而出,他说:「希望各地基层的骨头都硬一些,别见了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就打怵。」
「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坚持自己的做法,要让外国人习惯中国基层防控就是这么严,要树立中国基层防控的权威!」
而在抗疫激情澎湃之时,大家都有些膨胀,胡锡进不合时宜的「浇了一盆凉水」,发表了文章:《这场灾难再次证明中国的强大,同时也暴露了我们的重要软肋》,文中尖锐指出:中国在这次抗疫中,确实有许多值得自豪的地方,但卫生防疫系统、社会治理、甚至是公众不喜负面新闻的态度,统统都是我们的软肋!
这番疫情之下的良药与忠言,在熙熙攘攘的声音中很冷静很清晰。面对一个「复杂」的中国,胡锡进坚持实事求是,一直「叛逆」而行,大是大非面前,他敢不顾及官场体面,直接抨击一些官员的不作为,因为一个世界,不能只有一种声音。
作为老百姓的「眼睛和嘴巴」,他一次次说出了,我们每个人无法说出的话。可这样的两头兼顾,恰是他被误解的根源。这么讲吧,这边的认为他是叼飞盘,那边的人认为他是叛逆者,而他既要为两头殚精竭虑,还要遭受自己人射来的毒箭,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了。
但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因为追根究底,他更是一个彻底的真正的爱国者,以对国家坚如磐石的忠诚,引导着每一个中国人,去如何理性地热爱自己的祖国,作为一个媒体人,胡锡进最终的目的,与你我一样:只为这个国家能更好。
曾经有人问他,要是有一天你离开了,环球时报怎么办?老胡说,我离开了《环球时报》,会有新的领导者,带领它走一条更有希望的路。
2021年的今天,胡锡进宣布,自己不再担任环球时报总编,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才发觉岁月不饶人,当年意气风发的小胡,也成了60多岁要退休的老胡了。
网友们有些难过,不敢说环报及胡锡进,是中国媒体业内的良心和脊骨,
但他们的犀利报道却是让人感觉,这个社会还存有点生气,至少还有能不说假话,不邀宠,不煽情,不卖身的媒体人!
中国的幸运,总体现在每每死寂的整体沉默中,到底还是有像胡锡进这样的,敢站出来发出几句真实的呐喊!
悠悠岁月催人老,今天,要和胡锡进说一声再见了,这位叛逆而坚定,在体制内做出不同文章的红色媒体人!一个世界不能只有一种声音,中国终因有这样的一群媒体人,而走向强大!
(本文来源「华人星光」公众号,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