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团调查:38%花纹海豚伤疤与人类活动相关

黑潮经由照片辨识方法(Photo-ID)分析50只花纹海豚体表伤疤。(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提供/林良齐台北传真)

黑潮经由照片辨识方法(Photo-ID)分析50只花纹海豚体表伤疤。(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提供/林良齐台北传真)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会发布全台湾第一本「鲸豚伤疤图鉴」,呼吁大家共同关注鲸豚遭遇的威胁!黑潮经由照片辨识方法(Photo-ID)分析50只花纹海豚体表伤疤,并进一步调查出人为活动造成的伤疤类型,结果发现花莲海域的花纹海豚中,有38%身上有出现疑似人为活动所留下的伤疤。

花纹海豚在东部海域目击机率高,而花纹海豚出生时灰黑的体色,随着成长中玩耍、打斗、猎食等过程受了伤在愈合后就会变成浅色的伤疤,因此透过清楚的照片即可辨识出个体(Photo-ID)。

黑潮执行长林东良表示,借由伤疤分析,能更了解鲸豚可能遭受到的环境威胁为何,与受威胁的个体比例有多少,也能更深入思考,未来划设鲸类保护区后要如何制订合适的经营管理规范。

黑潮汇整数篇国外研究发表后,大多将鲸豚体表伤疤分为自然与人为两大类,自然的伤疤像是跟同伴玩耍和打斗、追捕猎物、遭遇鲨鱼攻击等,而人为造成的伤疤则多以渔业活动、船舶活动和海洋废弃物影响所致。

黑潮鲸豚保育研究员胡洁曦表示,在分析的花纹海豚中,有38%身上有出现疑似人为活动所留下的伤疤,而这些伤疤主要出现在鲸豚身体中后段的背侧,包含背鳍。并以背鳍前端切口(Fc)、与身体上的线状勒痕(Gn)为最大宗,而根据黑潮整理的文献描述,这两种伤疤成因与渔业网线缠绕或是船舶螺旋桨可能有密切关联。

黑潮分析的花纹海豚中就有36%身上有出现疑似刺网留下的伤疤。受访渔民更提到过去曾有目击刺网误捕飞旋海豚、伪虎鲸、弗氏海豚与小抹香鲸属的鲸豚,而多数遭误捕的鲸豚最后都因无法至水面上换气而死亡;花纹海豚中有4%的个体被指认身上有疑似受到「延绳钓」割、钩伤的伤疤。

黑潮盼借由伤疤图鉴的发布,希望让更多人、政府单位一起了解与关注特定渔业活动、船舶观光活动对鲸豚生态造成的威胁,但林东良强调,了解人为威胁原因后,禁止相关渔法、活动绝对不是唯一解方。国外亦有相关研究正在努力尝试透过闪光灯、蜂鸣器等设备避免渔法误伤鲸豚,或是在鲸豚热区限制船舶航行速度等方式来避免、减缓对鲸豚的威胁。永续的管理应以人与环境共好为前提,找到能够和平共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