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呼籲彭啓明 公開承諾不支持興建焚化廠

看守台湾协会、荒野保护协会、海洋公民基金会、名间乡反焚化炉自救会及澎湖公民今召开记者会呼吁彭部长落实资源循环零废弃,公开承诺不支持兴建焚化厂。记者叶冠妤/摄影

全台53座垃圾山问题待解,环境部长彭启明日前曾宣示两年内解决,并表态支持南投县府、尊重澎湖县府设置焚化炉。看守台湾协会、荒野保护协会、海洋公民基金会、名间乡反焚化炉自救会及澎湖公民今召开记者会指出,只要做好厨余以及塑胶的源头减量、分类回收与循环利用,南投与澎湖外运垃圾可大减,全台各焚化炉余裕量能也可增加,根本不须再盖焚化炉,呼吁彭部长落实资源循环零废弃,公开承诺不支持兴建焚化厂。

立委林淑芬指出,据环境部数据,近年废塑胶焚化量持续增加,从2018年的80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153万吨,近乎倍增;即使是根据看守台湾保守评估,这一时期的废塑胶焚化量也增加了11.8万吨,而塑胶热值为垃圾的2到4倍,等于多烧11.8万吨废塑胶,就少烧了23.6到47.2万吨的垃圾。这些送到焚化炉烧的废塑胶中,包括应该回收的平板塑胶容器、泡壳与衬垫,如果平板包材能真正被回收,就可让焚化炉空出10到28万吨的量能。

她说,从蔡政府到赖政府都把循环经济挂在嘴上,但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盖焚化炉解决垃圾问题不但是饮鸩止渴,更会把循环经济路线给拦截掉,焚化炉委外厂商为了营运、多烧垃圾,演变成抢垃圾大战,形同鼓励大家使用一次性废塑胶、不用彻底做资源回收,把垃圾都丢到焚化炉处理,将后患无穷。

看守台湾协会秘书长谢和霖说,10年来,新设(含兴建中)的焚化炉与SRF使用设施的总体量能来到155万吨/年,完全看不出有再兴建焚化设施的急迫性与必要性。反而是迫切需要政府端出强而有力的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作为。

谢和霖举例,食品的铝箔包装袋热值高达垃圾3倍,其燃烧后产生的氧化铝大多存在于底渣中,占底渣1成以上,表示每年有2.5到3万吨的铝箔袋被丢到垃圾中,现在也已经有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如能尽速公告应回收,将可使焚化炉再多出7.5到9万吨的焚化量能。光是努力把平板包材、尿布、铝箔包装袋的回收做好,就可让焚化炉空出67.5到87万吨/年的量能,比台南一年焚化处理量50万吨还多,接近新北三座焚化厂处理量90万吨,是南投与澎湖垃圾焚化需求的6、7倍。

南投县名间乡长陈翰立说,决定改采焚化炉的决策及选址过程,没有进行整体环境评估,连一场公听会都没有,而且预定场址旁边就是国小,又邻近浊水溪冲积扇地下水补注区,焚化炉设在此地,小朋友会受到含重金属与戴奥辛的空污影响,除此,名间乡是南投县稻米、红龙果等农产大宗的生产基地,茶叶产量更占全台手摇饮供给6成以上,难道全台民众都要喝受污染的手摇饮吗?

荒野保护协会议题专员黄嘉莹说,近10年新增垃圾焚化与垃圾燃料化设施量能充足,远超过南投与澎湖垃圾焚化需求,推行厨余回收、废弃物源头减量及资源循环利用,可腾出大量焚化量能处理陈年垃圾山,绝对不是问题。政府应负起守护环境与居民健康,杜绝「焚化解决一切」迷思。

针对环团呼吁,环境部环境管理署表示,垃圾处理属地方事务,源头减量为优先任务,无自主设施的县市,长远之计仍应建置自主处理设施,惟地方筹设自主处理设施,厂址选择应审慎评估,并加强民意沟通,至于采取何种设备与技术,中央尊重地方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