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明联手张照堂 回1970年代看妈祖遶境
由作家黄春明发起的电视系列纪录片「芬芳宝岛」中,首集《大甲妈祖回娘家》,即是以世界三大宗教盛事的大甲妈祖遶境为主题。(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提供)
农历3月,全台疯妈祖。而在1970年代,由作家黄春明发起的电视系列纪录片「芬芳宝岛」中,首集《大甲妈祖回娘家》,即是以世界三大宗教盛事的大甲妈祖遶境为主题,由黄春明导演,摄影家张照堂拍摄,两人跟拍8天7夜大甲妈祖遶境全程。近期将于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放映台语修复版,让人重回1970年代。
在纪录片《光影、岛屿、岁月——台湾纪录片史》中,黄春明曾打趣透露拍摄动机,竟是因想「找回读者」,「我自己从写小说以前,就开始从事传播工作,在央广电台,后来才写小说。那我后来就发现了,我的读者都跑掉,跑到哪里去了?他们都跑去看电视。好!那我就跑到电视里面让你们看吧。这种玩笑的一个想法。」
长年笔耕关注乡土的黄春明,当时也发现年轻人受限于升学道路,对环境漠不关心。他举例,曾看过准大学生看着翠绿稻田,疑惑「那是什么草啊?」,让他讶异不已,「稻米是我们农业主要产物,而且我们三餐都在吃,他竟然对稻米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这是台湾对生活知识很缺乏的问题。」因此决议拍摄台湾各地人民生活样貌。
作为「芬芳宝岛」系列打头阵的作品,《大甲妈祖回娘家》以贴近民众视角,记录当时万名信众从台中步行至云林北港朝天宫,再徒步跟随妈祖回大甲的情景。特别的是,当时路程共8天7夜,过程也非今日所称的「遶境」,而是「谒祖」,但播出后也曾一度引发论战,认为「回娘家」一词,攸关大甲妈祖正统与否。
《大甲妈祖回娘家》在1975年于电视首播国语配音版。与今日自幼到老都在疯妈祖的情况相比,当年的追随信众年龄层偏高,但热情程度不相上下。有人出动拼装车,有人办席宴请萍水相逢的香客,还有跟不上队伍的老妇人坚信身体苦痛是妈祖给予的考验,头戴斗笠,没有智慧型手机,一路谈天说笑,凭借对妈祖的坚定信仰,渡过全程。
第 12 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TIDF)将于今年 4/30 至5/9 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