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的孩子》:英雄,不一定要拿枪去战斗

85年后的今天,即使我们每每都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去纪念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和随之而来的苦难,但我们依然无法想象,在那场战争中,需要经历多少磨难、怀有多少勇气才能活下来。

主旋律的电影,向来以正面教育为己任,抗日战争的影像中,总是洋溢着我们无法回避的爱国情怀。很久以来,很多人都在用电影的方式记录着那场战争、以及战争中的英雄,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燃烧着民族的仇恨,背负着正义的烈火,赤膊上阵,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遭遇战、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在气势恢宏的背景中肆意表达传统英雄主义的无所畏惧。

当我们麻木于千篇一律的宏大表现,麻木于几无悬念的电影情节,《黄石的孩子》却给了我们认识英雄的另一种可能,罗杰·斯波蒂伍德也说,它“挑战了我们对英雄人物的传统标准和假想”。

1938年的春天,被屠城后的南京城依然杀戮不止,这里是真实上演的人间地狱,很多人都走了,英国记者何克却偷偷溜进了这片早已支离破碎的中国大地,真实记录和报道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然而,《黄石的孩子》却没有延着这条主线走下去,它所表现的,仅仅只是一个以中国抗日战争为背景的苦难岁月。它并没有记录何克在枪林弹雨中的英勇无畏,和他报道中国抗日战争的种种曲折和艰辛。

何克被俘了,当他在黄石一所修道院养伤时,发现这里有60多个战争的孤儿,正在忍受着战争带来的饥寒交迫的折磨,故事在这里正式进入主题:英国记者何克和澳大利亚女护士丽,在战争中遭遇一群中国孤儿并结下不解之缘,他们为了躲避战争,不得不沿着古丝绸之路,爬过雪山、穿越沙漠,虽面对种种危难,终于远离故土的硝烟,迎来灿烂的曙光。

英雄并不一定是需要拿着枪去战斗的那个人,《黄石的孩子》,这部以真实历史为蓝本的国际主旋律电影告诉我们的正是这样一个不拿枪的英雄。这部电影抛却繁重的战争主题,注入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细腻的个体情感,在众多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中脱颖而出。

当一切都已经过去,我们可以说何克胸怀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英勇、正义,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但《黄石的孩子》依然颠覆着我们的传统意愿,它说的其实是一个男人和他的成长,以及他对责任的理解。

英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也有困惑、挣扎、消极和痛苦。没有人不害怕战争,没有人能够如斯完美。当何克的眼睛里满是鲜血淋漓的场景,当无数的中国军民在日本人的枪口和刺刀下变成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当这场几无抵抗地残暴屠杀在何克眼前一一发生,这位英国小伙子的内心是恐惧的,他的眼神中流露的不是坚毅,而是茫然。

当英雄遭遇孤儿,特别是这样一群因亲眼目睹亲人惨死而心灵受伤的战争孤儿,当英雄遭遇怀疑甚至是敌意,当西行的避祸之路步步艰辛,当他们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政治分歧,当何克还是个23岁的大男孩,当他无法预知最后的结果,在这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土地上,他肯定想过要退却、要放弃。

“我只想保护我的孩子们”,何克说,虽然有人告诉他“他们并不是你的孩子”。电影结束了,但怀念仍在继续。字幕的背后,几位老人正在做最后的倾诉:“我们的生日都是7月22日,就是何克去世的日子”。在拯救和希望中,这是个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