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行德:严控库存 慎防长鞭效应

黄行德于1991年创办Asialand公司,将优质MIT电子产品引进法国,并行销全欧洲,在电子业耕耘已近40个年头。随着事业业绩蒸蒸日上,行有余力的黄行德,开始投入台商圈组织的会务,陆续担任过四届法国台商会长、欧洲台商会长,熟稔商会事务,也逐渐掌握全球台商布局方向。

黄行德说,世界台商联合总会长的任期只有一年,非常短,所以他只要有任务来就上,要致力协助台商度过难关。

民众消费力道 今非昔比

对于市场上四处冲撞的「灰犀牛」,即使身经百战的黄行德,也感到忧心,最大的忧虑来源是,他看见需求正在快速萎缩。黄行德表示,俄乌战争后,民众收紧裤带,开始选择性的消费,部分行业,例如电子产品在战争开打的前期,已萎缩近三分之一,终端需求更是消失快一半,连传统的开学潮旺季需求,「也是很淡,看不太到」。

黄行德认为,货没办法畅其流既是实况,建议台商,一定要非常注意库存的调控,绝对不能太高,必须严格控管。

迟迟不退的疫情,还可能导致对库存的误判。黄行德进一步说,疫情刚爆发时,曾经发生断供现象,企业开始加大备货力度,但现在不能跟疫情刚开始时相提并论,台商要注意「长鞭效应」,预防需求的预测失准,造成库存过多。

再来是通膨造成的成本高涨,据黄行德的观察,资金成本相对于一两年前提高很多,在这情况下,如何管控资金,台商们不妨多与同业交流,互相提醒。

即使是最熟悉的ICT市场,黄行德也说,现在变动很大,「以往对一家华硕的需求,可能就高达几千万片(产品),现在可能要三家才有那个量」,证明市场已相对饱和,现在有的多是换机需求,需求量跟过去差别很大,所以企业运营能够持平,就已经非常厉害。

黄行德认为,以前追求高营业额的时代,是因为市场需求大,必须要抢市占率,强调的是以量取胜,但利润也是「毛三到四」。现在俄乌战争导致市场信心消失,市场没那么大了,企业要持盈保泰,活得更健全,关键不在于追求高的营业额,而是要注意企业的利润。针对不同时期及时因应,才有办法应对不同市场。

台湾电子业有本钱 度难关

尽管市场趋近饱和,且不知乱世何时才能结束,但黄行德仍对台湾电子业非常有信心,觉得台湾企业的先进技术还能领先全世界10~20年。他认为,电子业不能看短期,看中长期会比较准。

黄行德并提出几项他对台商观察,包括:一、台湾的几个大厂一直以来都重金投资,根基非常深,研发能力也非常强,先进技术不容易被超越。

二、台湾人的稳定与耐力。黄行德说:「你很难看到一个国家面对中国大陆的威胁,人民还是一样,该吃的吃,该做的做,不会因为军机飞弹飞过来,就惊慌失措」;他还开玩笑说:「会资金出走也不是因为两岸情势紧张,那是因为,台商在想哪里比较好赚。」另外,就是刻苦耐劳,「工程师愿意做到爆肝的,全世界哪里找的到?」台湾的人才,也是最难超越的优势所在。

三、台湾内部政经情势稳定,拥有自由发挥环境,适合企业发展;最后则是台商灵活度,「台湾企业大到一定的规模,就知道要多元布局生产基地,就算是中小企业,也知道要分散风险」。

提到台湾的最大竞争对手韩国,黄行德认为,韩国企业发展模式和台湾不一样,台湾更加灵活,尤其在半导体业,制程领先、技术领先、人才充足、资金也不输人。这些都不是一下子能跟上的,「我们的电子产业,底气还非常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