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干涸30年 塔里木河回来了
新疆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新华社资料照片)
水鸟在塔里木河下游水面上戏水。(新华社资料照片)
8月25日,新疆南部塔里木河中下游,河道上的生态闸口正在向周边的胡杨林送水。(中新社)
图尔迪‧艾麦提赶着逾500只羊,在祖辈曾放牧的胡杨林里放牧;因断水而消失的黄羊和水鸟再次出现,凋枯假死的胡杨重新发芽,风沙逐渐减少。2000年起,新疆先后实施19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累计下泄生态水量77亿立方公尺,水头14次到达台特玛湖,结束了塔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30年的历史。这一切归功于生态输水。
195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多条源流相继脱离塔河干流,加上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塔河水量逐年减少,至1970年代干流下游约400公里河道断流,台特玛湖干涸,大片胡杨林和天然林草死亡,下游绿色走廊濒临毁灭,极度恶化的生态环境已成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因。
靠滴灌种植农作物
为遏止塔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大陆国务院于2001年6月批复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画报告》,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平原水库节水改造、地下水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等九大类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治理后,流域各地控制、配置水资源的能力有效提升。
周先明是出生在塔河下游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他回忆说:「塔河断流最严重的时候,我们种的庄稼几乎绝收。但在实施生态输水后,我们不但有水种庄稼,而且地下水位擡升,野生植被得到恢复和改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风沙少了。」
和周先明一样生活在塔河下游的第二师民众大约有5万人,他们曾因断水严重导致无法生活、生产,曾经动议搬迁他处。第二师塔里木垦区水管处工作人员师全华说,以前断流的时候,人们喝的都是咸水,土地盐碱化、沙化严重。但最终因综合治理,生态输水,大河重新归来,5万人至今生活在父辈耕种的地方,以高新节水的方式种植红枣、棉花等农作物。「现在以滴灌方式种植农作物可节水量达40%,节水已成为当地民众的共识。」
沙地减少854平方公里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副局长吾买尔江‧吾布力说,自2000年起,新疆先后实施19次向塔河下游生态输水,累计下泄生态水量77亿立方公尺。在若羌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艾佰的眼里,生态环境改善就是「放羊的人回来了」、「黄羊和狐狸出现了」、「河道里还形成了一个湖」、「新生的胡杨苗多了」。
图尔迪‧艾麦提就是归来的放羊人之一。「水来了草长得就好,羊有草吃长得就快,我们的经济收入就能增加。」他的父亲出生在若羌县老英苏村,这个村庄因塔河断流废弃多年。如今,塔河水再次流经这个村庄,随着地下水位的擡升,一座废弃的羊圈里有棵茂盛的胡杨树正茁壮生长。
资料显示,自生态输水以来,塔河下游植被恢复和改善的面积达2285平方公里,其中新增植被覆盖面积达362平方公里;沙地面积减少854平方公里;植物物种由17种增加到46种;距主河道1公里处的地下水埋深由9.8~10.1公尺回升到2.1~5.3公尺。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曾干涸的台特玛湖,自输水以来常年保持有水,湖周已形成约220平方公里的湿地。
小灵通 塔里木河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发源于天山山脉及喀喇昆仑山,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穿过阿克苏、沙雅、库车等地,最后流入台特马湖。在维吾尔语里意为「无缰之马」和「田地、种田」之意。
塔里木河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全长2179公里(还有2327、1321之说,若以最长支流和田河为源,全长2376公里),为大陆最长的内陆河、也是世界第5大内陆河。塔河主干最早曾注入罗布泊,后因河流水量减少、河道摆动而改道,是南疆地区的母亲河,天山以南的绿洲基本都是靠塔里木河水灌溉。
(李锌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