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奇观走笔
□贤哲
对驰名中外的五大连池火山奇观神往日久, 今夏终于成行。
透过车窗不时看到,远处不同方位的一座座淡蓝微灰的浑圆状火山,如一幅简笔画点缀在蓝天和碧草之中,很是奇特。在地面上虽看不到其排列特点,却看得清它们的轮廓的确大同小异。道路两旁的田野,绿油油的庄稼,已给土地穿上新衣,可依然掩盖不住这一块那一块的火山石。黑黑的特别石头,如一颗颗黑珍珠,不均匀地镶嵌在绿色的田野上,造就了一幅极其特别的画卷。散落的火山石,是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喷发形成的,据《黑龙江外记》记载,“墨尔根(今嫩江)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1719)事。”当年那场奇观,该是如何的巨力爆发呢?从离火山口如此遥远的田野上的飞来石上,可略见一斑。
首先到达南饮泉、北饮泉,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冷矿泉,机会难得,既来,怎么可以错过?何况,这特别的圣水,只可尽情喝,却带不走一滴,因为,不经特别处理,时间稍久就变质。在安装了自来水龙头的南饮泉前,接上满满一杯,一饮而尽,虽然对冒着气泡的圣水那特殊的口感还不能适应,但清凉感却直入心底。在北饮泉,又“豪”饮两大杯,然后让一个装满矿泉水的肚子背着热情不减的心灵,穿梭在一片青青苇塘的栈道上。一根根绿色的苇子,如一支支利剑,直指蔚蓝天空。如果一声令下,是什么阵势?简直就是壮观!苇塘尽头,深藏一片明净如处子的小瀑布。飞快过去,弯下腰,贪婪地掬一捧捧清亮柔软的瀑布,擦洗挂在酷热阳光下渴念的脸,真是妙不可言。
走到大街上,放眼看去,随处都是秃脑袋和皮肤黝黑通红的大胆裸腿,这是因为泡药泉水能够让秃头顶重新长出头发、能够让皮肤病逃跑、能够让风湿彻底败北。
攀上老黑山,去亲近世界上最完好的火山口,通往山顶的路有南北两条,南坡陡峭,北坡相对较舒缓。从南坡的路拾级而上,越攀登越觉得气喘如牛,后来几乎弯腰曲背地对老黑山一次次地顶礼膜拜,正是名副其实的“爬”山了。几乎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用裤脚一点儿一点儿地扫着石阶梯上的草叶儿前行,还得时不时地让两边的树木拉一把。遍布山坡的苔藓和地衣,干净得如在清水里刚洗过的地毯,仿佛随时等待接纳攀登者躺下来小憩。大约经历一个小时的挣扎,终于登上海拔515.5米的山顶。原来,外观雄浑厚重而林木蓊郁的老黑山,竟是个巨大的空壳儿,环绕着一个褐色的上口直径350多米的大漏斗,如一只巨大之口,力吻着头顶的蓝天,也像漏斗里装满了蓝天。再也不难想象,路遇的那些火山石是怎样被它喷射到四野上的了。在经过科学设计和修建的人行道旁,随处可见形象逼真的火山锥、火山蛋等火山奇观。火山口的东和北两面,分布很多植被,最多的是火山杨,几乎没有树身笔直的,看来永远成不了材,却依然令人起敬:它的根不是长在肥沃的泥土中,而是夹在火山石的缝隙,既缺可把握的泥土,又缺少可供生存的水分。它的叶子都很瘦小,比不了普通杨树叶的肥厚和水灵,看起来,那一片片绿叶,似乎很干燥,像用没有水分的颜料画在树枝上去的。这是火山杨保存生命水源而对自我的毅然超越。
领略过火山口,从北坡依然逼仄的台阶亦步亦趋地下山,然后踩着“嘎吱嘎吱”响的松木栈道,来到老黑山脚的苍茫石海,透过绿色丛林,远远望去,一片黑色的大海,正黑浪滔天地向视野涌来!近了才发现,一眼看不到边的黑海浪花如堆积的煤炭,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耳边仿佛正滚动震耳欲聋的黑色波涛的轰鸣声,不禁再一次联想起康熙间火山爆发红色岩浆喷发时,那气吞万里的壮景。
喝足矿泉水,看饱火山口和石海,顶着灼热的阳光,双脚量过九曲十八弯的石塘栈道,低头进入仙女洞,猛然发现真是洞里洞外两重天,温差至少三十度,刚才还是热汗淋漓,一进来,就像掉进冰窖,感觉“刷”地一下就是一个透心儿凉。身体有些发抖,可因为对仙女好奇,还是一步三滑地来到洞极端的仙女塑像前,又不禁沉浸在发生仙女身上的美丽故事里了。
从仙女洞出来,乘车前往藏有冰洞的那座山林。冰洞停车场,四周围着绿色松林的这个宽敞的空间,飞舞着一群一群黑色大蝴蝶,阵势可以用铺天盖地来描述。原来是罕见的阿波罗奇袭蝶儿,名字就很神奇,好像天外来客。还在望着眼前呼呼飞舞的奇袭蝶遐想,伙伴儿叫我快去参观地下冰洞。地下冰洞是一个营林工人发现的,专家分析它依然是当年火山喷发时的产物。为观赏方便洞里增加很多人工痕迹,但依然淹没不了它的独有神韵。进得洞来,但见满洞壁是各种奇形怪状的熔岩,有的如倒悬的霜花剑,有的如一只只巨大蜂巢,粘附在洞的顶或两侧。最明显的则是霜花遍布,晶莹洁白。洞内的姿态各异的冰雕,在彩色的灯光照耀下神奇而神秘。置身其中,零下五度的气温,让人神清气爽。若不是从地面上而来,谁能够知道自己头顶的地面上,正是炎炎的盛夏?
从这个神奇的洞里返回人间,已是返程时刻,尽管,还有很多奇景来不及观赏,比如,水从东往西流的五大连池相连的五个池子、火山湖里的倒鳞鱼等,但依然很知足。毕竟,已对五大连池火山奇观有了一个管中窥豹式了解。
归途上我还在想,火山喷发缔造了如此多的奇景,为当地人民带来实惠的同时,更为华夏子孙乃至世界人民提供了一本生动的火山地质教科书,必然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