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肠卖不动了?双汇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但仍有人需要它“改善生活”

猪价回暖没有带动肉制品龙头的业绩复苏,后者仍在忍受供需失衡之苦。

8月13日,双汇发展(000895.SZ)发布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收276.72亿元,同比下滑9.34%;实现归母净利22.96亿元,同比下滑19.05%。

今年第二季度,双汇发展单季度录得营收133.64亿元,同比下滑9.78%;录得归母净利10.2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4.02%。

猪价阶段性回暖,使得牧原股份(002714.SZ)等猪企纷纷在二季度扭亏,但掌握从一头猪到一根火腿肠全过程的双汇发展却表现得如此“ 吃力”。

双汇发展业务集中在下游的屠宰业务和肉制品,另有部分生猪和禽类养殖业务。

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从养殖、屠宰到肉制品加工的一体化经营模式,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以赚得更丰厚的利润。

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8.29%和8.3%。作为对比,养猪龙头牧原股份同期也不过7.74%和1.46%。

对于业绩下滑,双汇发展在财报中归因于“包装肉制品、生鲜猪产品销量下降,以及禽产品价格低位运行等因素影响”。

翻译一下就是,双汇有点卖不动。

业绩说明会上,一名双汇高管直言:“恶性竞争影响了我们的业务量和利润,我们主动减少了屠宰业务的一些低毛利渠道,以避免亏损”。

积压的库存,对双汇发展的利润表形成侵蚀。

今年上半年,由于对冻品库存计提,双汇发展资产减值1.39亿元,约占净利润6.05%,影响归母净利同比下滑0.99个百分点至8.3%。

信风(ID:TradeWind01)询问双汇发展对于下半年冻品库存的减值安排等问题,但截至发稿暂未得回复。

业绩发布次日,双汇发展收跌4.8%至22.41元/股,已尽数回吐今年初的涨幅,年内跌幅13.87%。

屠宰“放弃”低价

双汇发展的屠宰产品主要是生鲜冻品,包括冷鲜肉和冻肉,通过商超、酒店餐饮、加工厂和农贸批发等渠道销售。

生鲜猪肉主要通过采购生猪进行屠宰生产;冻肉则来自国内采购以及通过双汇的母公司罗特克斯从美国进口。

过去猪周期上行时,规模更大、能通过母公司采购到更便宜冻肉产品的双汇发展,相比同行更有成本优势。

东吴证券分析师孙瑜认为,在猪价上升期,双汇加大进口冻肉对冲肉制品成本的压力,以外贸赚取价差,保障屠宰业务利润。

去年猪价萎靡时,双汇发展这部分业务的毛利率仍有5.7%,同行雨润食品(1068.HK)和龙大美食(002726.SZ)却录得负毛利。

但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的屠宰业务萎缩明显,贡献营收133.25亿元,同比下滑16.14%。

原因在于,行业格局极度分散的屠宰行业,即便龙头如双汇也并不具备充分的议价权。

2023年双汇发展生猪屠宰量达到1269万头,但全国共出栏生猪7.27亿头,屠宰业务市占率还不到2%。

2022年底至今年4月漫长磨底中,双汇发展面临的并不是成本压力,而是市场上供给过多,导致双汇发展的生鲜猪肉和冻品猪肉面临的低价竞争。

双汇发展的屠宰业务在上半年“量价齐降”,毛利率同比下滑1.14个百分点至5.17%。

双汇发展高管对此表示,上半年屠宰量下降主要由于去年成本低,冻品储备较多,导致屠宰基数高;今年二季度猪价高,处于出库过程,影响屠宰量。

双汇发展上半年存货同比减少了8.48%至70.98亿元。

上述高管表示,行业竞争加剧,出于利润考虑正舍掉部分销量,双汇主动放弃了低毛利的农贸市场渠道而影响了屠宰量。

据民生证券分析师王言海调研数据,双汇发展的生鲜产品约40%的销量通过双汇特许店销售;30%的销量通过中大型商超销售;20%的销量通过农贸市场销售;仅10%左右的销量直接供应餐饮渠道及加盟商。

弱需求中找增量

双汇发展的优势之一,在于肉制品业务为屠宰业务提供了一个消化冻品库存的机会,这部分为其贡献了近九成的营业利润。

今年上半年,肉制品为双汇发展贡献123.73亿元营收,同比下滑9.64%。毛利率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至35.49%。

双汇发展归因于市场需求不振,线下传统渠道销量下滑明显;新渠道和线上渠道有所增长,但体量较小。

双汇发展一名高管直言,上半年消费降级趋势明显,双汇的低端产品销量增加,非必需的产品销售减少。

该人士直言,短期内经济形势不明下,公司将通过拓展新兴渠道、提高市场份额应对。

目前来看,双汇发展找增量的措施有二。

一是扩零售渠道。

渠道覆盖是双汇发展的“短板”,目前不仅远少于乳业双巨头伊利股份(600887.SH)和蒙牛乳业(2319.HK)近90%的终端零售网点覆盖率,也不及康统、农夫山泉(9633.HK)等饮料行业巨头。

对此,双汇发展提出“网点倍增”计划,通过拓渠道拉动规模增长。

今年上半年,渠道扩张难言顺利,经销商数量相较年初净减少455家至17305家。

信风(ID:TradeWind01)询问双汇发展相关人士“网店倍增”计划的进展,不过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二是拓展商品矩阵,发力预制菜。

早在2021年,双汇发展就成立了餐饮事业部负责预制菜业务,产品包括成品菜肴、半成品菜肴、预制切割和方便速食等品类。

截至今年上半年,这部分业务仍是小到不足以在财报中单列的存在。

双汇发展上述高管表示,预制菜是一个长期趋势。“尽管目前产量较小,但我们认为它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会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一业务,但不会过于激进,以确保投资的有效性”。

或许双汇发展本就没打算对预制菜等新业务“操之过急”。

当被分析师问及双汇如何应对产品老化、如何看待火腿肠的市场地位时,双汇发展上述高管表示:“火腿肠在中国市场仍有很长的生命周期。在某些市场和人群中可能被视为老化产品,但在全国范围内仍有大量消费者将其视为改善生活的选择。”

从双汇发展业绩的吃力来看,可能已经有更多人在降低“改善生活”的频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