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稳定币或成高效支付手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李波表示,稳定币可能成为高效的支付手段。图/美联社

各国发展稳定币概况

随着美国参议院上周通过稳定币法案,加密货币发展又向前迈进一步,稳定币也成为全球金融市场最夯的话题。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李波表示,稳定币可能成为高效的支付手段,但如何有效监管也是应考虑的问题。

综合陆媒报导,李波25日出席在天津举办的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时做上述表示。他表示,稳定币有可能成为非常高效的支付手段,也可以成为价值储存的手段,前提是要适度的应用。

李波指出,全球都在尝试如何适度监管稳定币,大家都希望建立稳定币的有效法律和监管框架,IMF支持相关工作,也希望制定相关的国际标准,并已推出初步指引。他说,要建立稳健的稳定币法律框架还有问题尚待解决,各国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陆家嘴论坛首度提出稳定币,强调其「大幅缩短跨境支付链条」的价值;香港也已在5月底通过「稳定币条例」,并将于8月1日生效。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中国近期对稳定币的态度从全面禁止转向积极探索,这一重大转变不仅反映中国对全球数位基础设施竞赛的重视,尤其在美国推动稳定币立法可能进一步强化美元霸权的背景下,更需积极巩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地位。

报告分析,人民币稳定币虽具备去中心化、便利、高效等优势,但其发展仍受多重限制。包括境内流通交易限制、严格的资本管控,以及在全球美元稳定币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稳定币的接受度仍需时间培养等。

中方也密切关注美国的稳定币发展。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24日指出,美国积极发行稳定币,除了化解美债风险以外,更重要的是强化美元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文章认为,如果稳定币不加限制的传播,美元的影响力将更加侵蚀他国的主权货币体系。义大利财长已发出警告,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可能「排挤」欧元。对于那些本币系统脆弱、通膨攀升的开发中国家来说,这种冲击将更为直接和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