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成因 可供应与可获取的数量落差

家在世界的屋宇下:诺贝尔奖经济学大师阿马蒂亚.沈恩回忆录(时报出版)

一九四三年春夏之交,饥荒彻底爆发开来了。

究竟是什么造成一九四二年的粮价-尤其是孟加拉人主食的稻米-急遽飙涨呢?一九四二年并不是饥荒爆发那一年,而是爆发的前一年。大家一般都说一九四二年的粮价就已经迅速攀升,因此才导致粮食恐慌,这说法正确吗?过了三十年,我成了一名经济学家,决心要好好研究饥荒,尤其是孟加拉这场大灾,结果发现这些流行的说法确实毫厘不差。

对于收入微薄的民众来说,物价飙升绝对是性命攸关的问题。一九四三年,这问题愈发严重,一九四三年八月分的米价已经达到了一九四二年初的五倍之高。这时孟加拉已经有一大群人不得不挨饿度日了。

事情怎么会走到这地步呢?问题并不在于英国人没掌握孟加拉有多少粮食的资料,而是在于他们对饥荒的理论完全错误。英国政府说,既然孟加拉有那么多粮食,那就不可能出现饥荒。整体来说,孟加拉确实是拥有很多粮食,这话一点不假。但是这只是从供应面来说;而当时需求量正急遽上升,直接把粮价推到突破天际。在战争带来的经济荣景中被抛在后头的那些人一下子就完全失去了购买粮食的竞争力。

就算粮食充足这件事再怎么确切无疑,人民也没办法光靠知道这件事过活。大家要活下去,终究还是必须仰赖自己购买所需粮食的能力-也就是在市场经济中与他人竞争的能力。粮食可供应量跟粮食可获取量之间有巨大的落差。饥饿是人在市场中无法购买足够粮食时会出现的情况-而不是因为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粮食所致。我在一九七○年代研究全球饥荒时发现,真正要紧的是关注粮食的可获取量-而不是粮食的可供应量。

为了确保城市人口粮食充足,于是政府规定在加尔各答的粮行以固定价格贩售粮食。这套配粮体系能有效涵盖加尔各答的全部人口。政府从乡间市场以产地价格购买加尔各答所需分配的粮食,结果反而使得产地粮价更进一步攀升,乡村愈来愈贫穷,挨饿人口愈来愈多,城市居民却能从粮行中买到受大量补助支撑的便宜粮食。政府的政策反而加剧了乡村地区的灾情。(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