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营销之争:从创意内容到投研实力的全方位角逐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彭衍菘
“双11”的流量之争,也早已在基金销售市场中引燃。
从电视端的热播剧,到手机端的智能小助手,各家基金公司通过自制短剧、智能投顾服务、设置费率优惠活动等手段花式营销,吸引投资者参与。
而在比拼内容创意的同时,基金公司也更加注重投研能力的建设,通过构建科学投资体系,提升投资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
多种方式提高曝光度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基金公司意识到,投资者教育与品牌营销或许也可以寓教于乐。
在短视频平台,可以看到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了不少自制短视频,讲解基础投资知识、介绍公司业务等。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短剧通常在1分钟至3分钟,契合当下用户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递财经常识,同时帮助基金公司提升品牌知名度。”
随着短剧形式的爆火,基金公司开始丰富视频形式,追求剧情多样化发展,通过创作不同主题和风格的短剧来吸引投资者。比如,富国基金通过考试、厨艺等场景演绎来呈现产品卖点;汇添富基金以机器狗“阿宝”为主角展示科技改变生活,进而关联到基金服务;银华基金模仿电视剧《繁花》的风格拍摄ETF投教短剧;易方达基金用咖啡饮品类比债基分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投教知识。
此外,在内容方面,一些基金公司还擅于结合热点事件进行营销。例如今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多家基金公司在推文中寻找基金产品与奥运项目的共同点,帮助投资者理解产品特性,如易方达基金的视频栏目“热点易知道”,盘点奥运背后的经济账。
陈宇恒表示,通过这些方式,基金公司不仅提高了自身曝光度,还将投教内容与热点紧密结合,传递了投资理念。
基金公司比“研”值
在基金营销过程中,每位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投资偏好、投资风险等级等各不相同。
于是,智能投顾平台应运而生。它可以是人机结合型的智能投顾平台,在提供自动化投资建议的同时,还配备了人工投顾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投资组合;也可以是“藏”在直销App里的嵌入式小助手,如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等,均有类似的理财智能投顾功能。
智能投顾平台旨在提升投资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更好服务投资者,同时也对加强基金公司投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针对当前公募基金在打造投研体系时面临的痛点、难点。日前,天弘基金在2025年度策略会暨20周年活动中,给出了自己的解法——构建流程化、平台化、智能化的科学投资体系。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聂挺进认为,一是投研生产流程化。研究、投资、风控三者均通过数字化手段嵌入平台中。二是交互决策平台化。天弘基金正在打造的投研一体化平台TIRD,能够确保投研端研究可积累、过程清晰化、考核可量化,策略积累迭代、业绩评价可解释,并且从过去一个个电脑之间分布式的平台,变成协作式的平台。三是关键节点智能化。在聂挺进看来,投研AI技术投资应该从提升投资业绩、丰富客户服务,提高投研自动化水平、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降低风险等方面入手。
华林证券资管部董事总经理贾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构建科学投资体系,基金公司能够更高效地整合内外部资源,优化投研体系,同时也能更好服务于产品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在基金公司的定性评价中,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基金公司投研能力的评估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仅包括旗下基金产品的业绩,也包括公司的投研文化和投资理念、投研团队人员配备、投研之间的合作、投研团队的稳定性和激励机制等,还有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适合所提供的策略、公司在投研方面的优势是否得到很好的支持等。
降费让利吸引投资者
此外,代景霞还表示,在评估基金公司综合能力时,会关注到基金公司的利益是否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保持一致,例如基金经理是否有购买自己管理的产品、公司的收费理念是否对投资者有利、公司历史在规模管控方面的记录等。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降低投资者的理财成本,近期,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国泰基金等公募机构相继宣布旗下多只被动指数型基金调降费率。这些指数基金的年管理费率均由0.5%降至0.15%;年托管费率均由0.1%降至0.05%,集体“砍半”。调降后,费率均降至同类型产品中最低费率水平。
博时基金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五大产业成为创业板新上市公司主力军的背景下,创业板指数发展潜力或较大。博时创业板ETF此次降费降低投资成本,助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有利于加大中长期资金的权益类资产配置,产品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在贾志看来,对于权益类资产,如指数基金,降费后将增强产品吸引力。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进入。因为中长期投资者更关注成本对收益的侵蚀,较低的费率使他们在长期投资过程中更有可能获得较好的回报,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参与权益类资产投资的动力。